在25日隆重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能够创造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彻底摆脱绝对贫困,是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写下的青春史诗。
前无古人的事业,必然成于艰难。从43年不改初心使命,不屈不挠、苦干实干,铸就了“下庄精神”的毛相林,到放弃大城市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家乡,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黄文秀;从让47万各族群众喝上“安全水”“幸福水”,彻底告别饮用苦咸水历史的刘虎,到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创建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建校12年来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的张桂梅;从把爱情和事业的期许写在大山深处的“扶贫夫妻”吴应谱和樊贞子,到“衣服总是打着补丁”,默默资助28名贫困学生,给困难群众捐款数万元的余芬……他们把青春的诗行,写在了祖国的田野大地上,也写在了世界减贫奇迹的历史图卷中。
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用他们的青春岁月,砥砺前行,持续顽强地同贫困作斗争,才在艰苦的环境下,拼出了好日子,拼出幸福生活,让一张张摆脱贫困后的笑脸,成为最生动的中国表情。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诚如此,贫困的发生地,不管是经济还是教育,不管是地理还是思想,都是极度落后和艰难的。如何打破离地隔阂和思想桎梏,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政府作用和市场、社会力量有机统一,再到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一个个扶贫工作者在田野间撸起袖子,俯下身子,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举措,奋力攻坚,才让一个个贫困村,一个个贫困户脱贫摘帽,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有的扶贫工作者说,“脱贫攻坚路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我真的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石子。其实走到最后,走到今天,虽然有苦,还是甜多。”有的说:“不为钱来,不为利往,农民才能信你,才能听你。”朴素的表达背后,是一颗颗为民为公的拳拳赤子之心。
马克思曾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有白发苍苍、身染重疾者,有放弃高薪、逆身入山林者,有新婚燕尔、初为人父者……几代人用自己的青春,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写下了惊天动地的史诗。解构他们的日常,我们能够看到“一直在路上”的匆匆忙忙。心里装着贫困户,脚下就有了力量,奔波便成了常态,任万水千山、风吹雨打不能阻挡。“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或许,这就是他们无悔的选择和对于青春的诠释。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交上脱贫攻坚的优秀答卷,是一脉相承的使命担当。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好脱贫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让青山绿水常在,让老百姓的日子更富足,还需要一代代人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陆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