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半个世纪征程 西藏隆子县筑起一条“绿色长城”
2021-03-03 14:30:00  来源:人民网-西藏频道  
1
听新闻

冬雪初融,春意渐近。从拉萨出发,车子沿泽贡高速、202省道一路向东南行进,300公里后,就来到了西藏山南市隆子县。在这个位于喜马拉雅山东段北麓的县城里,藏着一片目前世界最大人工种植连片沙棘林。远远望去,村庄掩映其间,似一幅水墨画。再过不久,将会变成另一番郁郁葱葱的景象。这是一代又一代隆子人,用半个多世纪,与风沙对抗,用顽强意志写给雪域高原的一封“情书”。

挥别吃土的日子

“现在想种树都没空地了”

半个多世纪前,隆子县的人怎么也不会想到:未来某天,他们会在鸟语花香中醒来,傍晚可会沿着隆子河闲情漫步。

“地上一根草都没有,风刮起来,拿什么拦嘛。就算在房子里不出门,也是灰头土脸的。”一提起那时候,很多隆子人的记忆就被拉回去了。一年中近8个月的风沙天气,晴时黄沙蔽日,雨天泥沙横流,让老百姓苦不堪言。恶劣的自然环境,庄稼难成活,几近威胁着生存,更别提发展了。

“我们有句老话叫‘聂巴阿贴组’,意思是只要你说话,身上的沙土就会往下掉,说的就是那会儿。风沙大的时候,隔两三米,根本看到不到对面的人。”隆子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扎西桑布说,他是土生土长的隆子人。

当时的新巴乡乡长朗宗看不下去了,决心改变家乡。说干就干,在她的号召下,大家自觉加入到植树造林队伍中——那是1964年。

“为什么不选择离开?”

面对这个问题,他们给出了最质朴的答案:“我们一出生就在这里,这儿就是我们的家乡,为什么要离开?”

而今,他们把沙棘种到了海拔4350米的地方。再看看眼前的村庄,房前屋后都是树。“现在想种树都没空地了,风沙就更没有了。”扎西桑布笑着说,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村庄掩映在沙棘林中。 李海霞 摄

沙棘林筑起一道“绿色长城”。 隆子县宣传部提供

房前屋后的沙棘。 李海霞 摄

古稀老人植树50余亩

“哪怕只能守住一棵,我也要做”

今年74岁的索朗拉杰老人,家在新巴乡忙措村,是第一批种沙棘的村子。本就寸草不生的地方,没有树苗,去有树的地方剪枝条;没有车,人背马驮;没机械,一锹一锹在砂石地里铲坑;浇灌难,修南北干渠引水……最终,贫瘠荒凉的土地有了树。

“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索朗拉杰说。那一年他才18岁,刨坑、扛树、运土……浑身使不完的劲儿。“就想让我们村变得和那些有树的村子一样。当时还有比我年纪更小的孩子也在种树呢。”

好在,当年沙棘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让所有人看到了希望。耐寒、抗碱的沙棘,一落地,根就深深地扎在了这片土地上,就像吃苦耐劳的隆子人一样。

从意气奋发的少年到白发老人,索朗拉杰用粗糙的双手,累计植树50余亩。直到现在,他依然坚持种树,指甲缝里的泥土从来没有干净过。“哪怕只能守住一棵,我也要继续做下去。”和他一样的,还有无数隆子人。

索朗拉杰经常到沙棘林走走看看。 李海霞 摄

村道两旁的沙棘长势茂密。 李海霞 摄

人工种植50.33平方千米

“我们可创过世界纪录呢”

屡变星霜,阳和启蛰。隆子人以“沙棘精神”为支撑,通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在隆子河谷筑起了一条长40多公里的“绿色长城”,逼退风沙,护佑幸福。

目前,隆子县人工沙棘林种植面积达50.33平方千米。最让隆子人自豪的是,这片沙棘林在2019年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认证为“世界最大人工种植连片沙棘”。“我们可创过世界记录呢!”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沙棘林不仅成为隆子河谷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为改变当地气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这片沙棘林正在回馈隆子人。

2004年,政府安居工程中,老百姓用沙棘木盖起了宽敞明亮的民居。“以前建房都要去外面买木材,现在外面的人都来我们这儿买呢。沙棘木硬实,是建房子的好材料。听说90年代,布达拉宫维修时所用椽子,就是我们这儿的沙棘木。”索朗拉杰带领大家参观自家房屋。一抬头,就看到房梁是一根根粗壮坚硬的沙棘木,正以不朽的姿态见证村庄翻天覆地的变化。

沙棘木用来建造民居。 李海霞 摄

同时,随着沙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隆子河谷盐碱地也在逐渐消退,变成了更适宜农作物生长的良田,亩产青稞由以前的300多斤变成现在的570多斤,牢牢端住了隆子人的“饭碗”,推动了当地青稞产业的发展。

修剪下来的沙棘枝条是很好的柴火。李海霞 摄

科学抚育

“计划开发深加工产业项目”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毫无疑问,隆子县始终在践行这个理念。虽木已成林,但隆子人对沙棘林的保护一刻未停。目前,该县有2200多名护林员,顿珠是其中之一。他每天的工作是浇灌、森林防火、抚育……经常会带着孙子米玛旺堆一起,讲述曾经的那些故事。11岁的米玛旺堆在他的教导下,每年都会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野保员顿珠(右)常带孙子米玛旺堆去沙棘林巡护。 李海霞 摄

生态环境变好了,放牧的地方多了、群众增收明显了,这是隆子人从风沙手中争来的财富。

近年来,隆子县大力实施森林抚育、林草间作等项目。抚育后的沙棘林,不仅给老百姓提供了休闲放松的好去处,还能在林下间种饲草卖钱。同时,沙棘果产量和品质也得到了提高,销售沙棘果又是一笔可观收入。

密密匝匝的沙棘林。 李海霞 摄

高大的沙棘树。 李海霞 摄

抚育后的沙棘林间种饲草,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去处。李海霞 摄

扎西桑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9年隆子县林下草料种植收益12万余元;沙棘果收益11万余元,沙棘苗收益近30万元。到了2020年,仅沙棘果一项,收益就超过60万元。同年,出售改良牛2038头,创收1359.98万元。

“下一步,计划开发沙棘果深加工产业项目,探索沙棘果附加值,让沙棘林各种效益最大化,拓宽老百姓增收渠道。如果成功,每年每户可增收5000多元。”扎西桑布说,相信不久的将来,隆子人将收获更多“绿色幸福感”。

沙棘果为隆子人带来收益。 李海霞 摄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