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事关国计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不久前发布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作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充分体现了粮食安全在“三农”工作中的重要位置。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人民在“三座大山”的重压之下,终日劳作却难以糊口,遇有天灾人祸,更是饿殍遍野。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约为1.1亿吨,人年均粮食占有量仅为209公斤。帝国主义者预言,中国共产党没有能力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因为在中国“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中国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粮食供给结构不断优化,粮食产业经济稳步发展,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宽广。
仓廪实,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七连丰”,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稳住了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了主动,为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去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
粮食安全不仅是中国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关系人类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列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中,第二项就是“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中国人口占世界的近1/5,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4。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这既是中国人民自己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重大贡献。近年来,中国向亚洲、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太平洋岛国派遣了大批专家和技术人员,向有关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已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框架下资金援助最多、派出专家最多、开展项目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同世界粮食计划署也保持着良好合作,积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计划署提供资金,支持其开展人道主义援助,提升全球粮食安全水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倡议,回应相关国家请求,向受到疫情和蝗灾影响的有关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资援助,并向一些国家提供紧急粮食援助。联合国粮农组织赞扬中国为稳定世界粮食生产和供应作出的贡献,世界粮食计划署就中国向有关国家提供紧急粮食援助表示感谢。
当今世界,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依靠自身力量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始终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中国也将继续本着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遵循开放包容、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努力构建粮食对外开放新格局,与世界各国一道,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不懈努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