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担使命,初心不忘;领人民,喜迎来,全面小康……”3月19日上午,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榴园村民间艺人马庆山大鼓曲目《党恩似海》,通过贴近百姓生活、简单易懂的“三句半”,在该村“四眼井”景点附近向党员群众诉说党的百年历程。
1951年,在党员禹大林等人的带领下,榴园村老少齐上阵,克服重重困难,在1952年夏天建成深35米、直径1.8米的水井。村民为了取水安全,在大石头上凿成4个井眼,可以同时取水,故称“四眼井”。1954年2月,村民在水井旁刻碑“饮水思源”以传后人,以感党恩。
村庄幽静,石榴树葱郁。铿锵婉转的淮北大鼓曲调回荡在老井旁,周围的村民或侧耳倾听,或随声唱和。“打井过程是艰难的,取水却是开心无比。没有党员干部带头干,就肯定不会有这口井出现。”大鼓声声把村民宋千里再次带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中。
烈山区委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感念党恩,珍惜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该区建设了四眼井纪念馆。麻绳、钢钎、铁锤……馆内诸多带有历史印记的“老物件”,再现了当年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打井的过程以及榴园村70年来的沧桑巨变。四眼井如今已成为淮北市重要的党员教育基地之一。
“我把党的光荣历史写到鼓词当中,尽我最大能力,让更多过上好日子的老百姓了解党的发展历程。”67岁的马庆山说。
眼下,烈山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上好身边的党史教育课,不断增强活动吸引力、感染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本报记者 丁贤飞 本报通讯员 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