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欲雪,又至清明。今年小长假,群众出行意愿高涨,文明祭扫、平安度假相关工作和服务尤显重要。对此,各地创新服务载体,组织特色活动,细化便民措施,推动形成过节度假新风尚。
形成祭扫新风
近年来,绿色文明,渐成祭扫新风。无烟祭扫、鲜花祭扫、网络祭扫……这个清明节,现代殡葬新风尚在各地的举措创新、服务升级中渐渐浓厚。
在四川省广安市天福陵园,经过管理员宣讲,市民吴天军被说服了,“清明祭祀就该清幽文明”,用自带的纸钱免费换来一束菊花,放在亲人墓前。近年来,广安市号召市民绿色祭扫,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今年储备鲜花10万朵,鼓励人们绿色祭扫。
在湖北省武汉市龙泉山孝恩园,约3000平方米的碧柏园苍翠欲滴。父亲去世后,市民解子燕在此手植一株柏树,“这是父亲的遗愿,也是我们全家人的心愿,看到这株柏树,就会想到父亲生前挺拔的模样。”
在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逝者家属从拨打殡葬电话到收到业务办理完成短信,只需47分钟,效率比以往提升至少3倍。这得益于该区试点殡葬综合改革推出的“亲人身后一件事”服务。南京市“宁思念2.0”网络祭扫平台日前启动,匹配126万逝者库信息,采集实景供市民网络祭奠。至3月28日,平台累计访问量达301.5万人次。
在安徽省合肥市大蜀山文化陵园,工作人员韩汤文拎着花篮,赶到指定墓位,擦拭墓碑、献上鲜花。这是陵园推出的“云祭扫”平台和“代客祭扫”服务,缓解家属不能亲至的遗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市民赵丽打开市殡葬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为去世的母亲发送“清明”二字点亮心灯,再点击页面献上一束花,还寄出有声明信片:“我知道时光不能倒带,再也见不到您。多少个夜晚,我在心中默念:愿您一切安好。”广东省广州市民政局则提供“信邮哀思”服务,鼓励市民采取网上信邮、居家追思等非现场祭扫方式寄托追思。
保障道路畅通
据统计,4月2日铁路发送旅客1179.2万人次,创今年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针对清明期间可能出现的“短时间、大流量、小空间、高密度”现象,各地采取措施,帮助群众安全有序出行、祭扫。
假期第一天,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路口,专线公交司机刘阿玲正等待发车前往石门峰陵园。据她介绍,每年3月27日、28日和4月3日至5日,武汉公交集团都会开设祭扫专线,今年共13条专线、12个乘车点,车上还为乘客配备免费的口罩、消毒酒精、饮用水等物资。
一大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民郭静静驱车前往向阳山革命公墓。“提前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非常方便,能错时错峰、避开拥堵。”郭静静买了一束菊花,跟随引导员进入墓园。另一边,对于不会网上预约的群体,可经绿色通道,由志愿者引导入园。
北京市石景山区对集中祭扫点按常规接待量的75%进行人员调控,重点做好远端停车、入园扫码登记、验码测温等工作;山东省无棣县交警在人员车辆集中点段和道路易拥堵点段加大巡逻力度,汇总道路通行信息,通过电子显示屏、“双微”平台实时发布。辽宁省公安厅交通安全管理局利用交管大数据,结合本地交通、文旅、民政等部门相关数据和信息,提前发布可能拥堵时段、事故多发点段等内容。
加强消防巡查
据国家森防办统计,近5年来,人为原因引发的森林草原火灾占比超97%。今年“春防”任务尤重,针对清明期间防火重点,消防系统加强防控和宣传力度。
“大爷大妈,清明节扫墓祭祖是咱传统礼俗,但看这天儿,上山烧纸可是容易引起森林火灾啊!”4月2日,吉林省临江市新市边境派出所民警李茂源向着路过的群众大声宣讲,吸引不少人驻足倾听。“当前一段时间进入了春季防火期,清明重点时段会着重加强相关训练。”吉林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一中队指导员曹书豪说,总队选择了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和附近的林区开展防火巡护和宣传。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基层防火监督员周雪峰这几天忙碌不停。他的责任区是2400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他一早就和其他防火监督员、消防救援站站长商量好了:“3名防火监督员负责轮流开展防火巡查;消防救援站分3班,每天一辆消防车驻扎……”这个清明假期,南宁市8处祭祀集中场所有62名消防监督员、192名消防执勤人员和643名工作人员共同开展巡防检查,落实各项综合防火措施。
距离虽远,不能阻隔思念;情思虽浓,不能忽视安全。坚持文明、绿色祭扫新风,才能平安、有序过好清明假期。
(综合本报记者宋豪新、强郁文、尹晓宇、白光迪、徐靖、游仪、李亚楠、洪秋婷、吴君、方圆、刘洪超、潘俊强、肖家鑫、李家鼎、李纵报道)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04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