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早启动建设的跨省都市圈,到首个由国家发改委复函同意的都市圈发展规划,南京都市圈一“出世”便与众不同、引人关注。
刚刚全文公布的《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要求,“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健全同城化发展机制为突破口”“形成跨省级行政区区域治理新模式,为我国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跨省”是南京都市圈的鲜明特征,探索跨省同城化发展是国家赋予的重要任务。为了实现这一任务,都市圈城市进行了长期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提供示范”,还需要再爬上几道坡。
爬上基础设施高水平互联互通之坡
本月已洞通,6月将轨通。南京都市圈首条跨市轨道交通线——宁句城际,正在倒排时间表,力争年内通车。与此同时,宁扬城际、宁滁城际南京段、宁马城际,今年2月份进行了首次环评公示,正在加快推进。
山水相连、毗邻而居的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深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一直坚持优化提升、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互联互通、分工合作、管理协同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一体化发展的支撑保障。
如今,南京禄口机场已经进入T1、T2双航站楼时代,区域空中门户四通八达,苏皖两地已建立异地城市候机楼35个;铁路南京北站枢纽配套工程已经开工,南京北站将成为北沿江高铁、宁淮城际以及宁芜等客车的共用站房,进一步沟通包括都市圈城市在内的重要城市间联系。
面向未来,《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协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共同打造数字智慧都市圈,共建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共同打造“畅达都市圈”。
协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方面,将强化交通网络和枢纽建设,加强铁路、公路、航道统筹规划建设,形成以南京为中心,以沿江、沪宁—宁合、宁蚌—宁杭、宁淮—宁宣等通道为射线的综合交通网络;依托淮扬镇宣、合蚌淮盐、合芜宣杭等通道,形成都市圈外环。同时,共建“轨道上的都市圈”,共建便捷通达公路网络,共建江河海联动航运中心,协同打造现代化机场群,确保城际“断头路”全面消除、省际航道更加畅通、都市圈轨道交通基本成网,南京与各城市之间实现1小时通达。
共同打造数字智慧都市圈方面,将加快建设高速泛在信息网络,加速5G网络建设应用,大力发展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的专业化服务,共保都市圈网络安全。
共建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方面,都市圈成员城市还将统筹能源供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跨区域重大水利设施建设,共建区域灾害监测预警、联防联控和应急调度系统。
爬上产业创新高水平融合协同之坡
从南京地铁3号线林场站下车,驾车11公里,仅需15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安徽省滁州市汊河镇。
与汊河一河之隔的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距离当地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距离更近、联系也更紧密。入驻园区的企业,与浦镇车辆公司形成了稳固的产业链条。南京的创新技术、龙头企业牵引,滁州的上下游配套,让两地的产业创新实现融合协同发展。
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都市圈城市间发生。如今,中科院南京分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已与扬州市、马鞍山市科技部门和产业园区对接签订合作协议,设立研发机构;南京市与镇江市签署《共建G312产业创新走廊框架协议》;宁淮南北共建园区加快推进,两市签约多批产业科技合作项目……
先有合作基础、市场空间,后有顶层规划、引导示范;先是自行发展、主动探索,后有国家定位、两省共建。这是市场的力量,也是城市发展的规律。
面向新五年,《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不断增强南京科学研究能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动南京具有全球影响的创新名城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打造区域研究—研发—应用创新链,共建都市圈协同创新平台和产业创新中心,优化都市圈创新创业生态强化协同创新引领作用,推动区域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促进一批具有国际高端引领性的超千亿、万亿级地标性特色产业集群基本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55%以上。
与此同时,深入实施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化开放合作,优化营商环境,塑造开放新优势,在更大范围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共同打造“开放都市圈”。
爬上生态环境高水平共保联治之坡
同饮一江水,共享一片天。
近年来,都市圈城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南京市与马鞍山市建立“石臼湖共治联管水质改善工作机制”,与镇江、常州等市签署流域横向生态保护合作及跨界水环境区域补偿协议,共同签订《南京都市圈环境安全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
根据《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未来各城市将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同加强生态保护,协同推动环境治理,切实提升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打造绿色都市圈。
都市圈城市将共同加强生态保护,共建“一带三片”区域生态格局,“一带”即打造长江生态保护带,“三片”即东北部水网、西部江淮丘陵、南部江南丘陵三片生态保护区域。同时,共同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推进跨界水环境协同治理、统筹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共育绿色低碳发展方式,持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水平提高,重点在共保联治,难点也在共保联治。根据规划,都市圈城市将完善跨区域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监测数据集成共享机制,推进环境质量监测预报预警合作,建立临界市区县级生态环境协作和跨省联防联控机制,推进信息共享、环保标准协调和联合监管惩戒。同时,健全环境风险协同应对机制,健全生态补偿和环境损害赔偿机制,促进区域生态网络基本形成,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成效显现,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区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以上。
实现跨省同城化发展,还要爬上公共服务高水平便利共享之坡,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稳步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爬上体制机制高水平改革创新之坡,多层次多领域协商合作机制更加健全,营商环境大幅提高,协同创新、园区共建、产业分工协作、生态补偿和环境损害赔偿、重大自然灾害防御、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协调机制更加完善。
南京市相关部门表示,南京都市圈新一轮发展的大幕已经开启。爬过这几道坡——
到2025年,都市圈城市人均GDP将超过15万元,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大幅提高,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总体消除,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更加完善,同城化建设水平全国领先。
到2035年,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大幅跃升,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资源配置中心的枢纽作用更加凸显,同城化机制更加健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基本建成。
南报融媒体记者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