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市清江浦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充分发挥主城区特色优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打造主城区乡村振兴特色样板。
龙头产业为引擎,为“农业强”奠定坚实基础
走进和平镇淮香食用菌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只见一团团、一簇簇杏鲍菇整齐码放,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着取菇、削菇、装箱,一箱箱杏鲍菇即将销往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有的还将出口海外……
作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淮香集食用菌生产、销售、加工及菌种、菌料生产销售于一体,经过几年快速发展,产能快速攀升,从投产之初的日产杏鲍菇20吨到现在的日产杏鲍菇120吨,产量已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既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也带动了周边的村、镇集体经济收入的不断增长,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依托主城区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销售市场广阔等区位优势,近年来清江浦区科学谋划农业产业化项目,培育、招引了一大批现代种养殖、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落地。据统计,2017年至2020年期间,全区农业重大项目通过市考核验收32个,总投资3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个,总投资24.7亿元。另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150亩、计划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的华瑞天成食品项目已初见雏形;投资3600万元,集休闲娱乐、生态种养、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齐湖园艺农业项目已基本成型;投资1300万元,占地150亩的家旺生态农场项目已初具规模……一个个农业产业项目像散落在清江浦乡村大地上的“加油站”,为乡村振兴增添强劲动力。
农旅融合添活力,为“农民富”注入源头活水
从主城区驾车出发,半小时后,记者便来到了越闸村古庄牛生态休闲庄园,一幅田园休闲风光图映入眼帘——朴实自然的农家小院、金灿灿的油菜花田、安静舒适的垂钓区、功能齐全的烧烤区、排列整齐的草莓大棚……
进入大棚,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娇艳欲滴的草莓在绿叶下若隐若现。只见游客们正挎着小篮穿行在垄沟间,开心地体验采摘的乐趣,尽情享受春日里的“莓”好时光。“周末带上孩子家人来这里转转,不但可以缓解工作压力,还能让孩子自己动手参与采摘,体验农家生活,很不错。”市民刘女士乐呵呵地说。
像这样的农旅融合项目在清江浦区还有很多,武墩街道、城南街道地处近郊,积极引导农民开展采摘、休闲垂钓、农家乐等项目,也颇受市民青睐。洪泽湖下游二河大堤,西边是宽阔的河水,东边是绿色的田园,大堤上绿荫如盖,成为市民自驾、骑行、有氧跑首选目的地。黄码镇杨庙村拥有“亚洲第一水上立交”,受到全国乃至世界媒体的关注,常常有人慕名而来游览,该村抓住机遇,加大旅游规划建设力度,前景看好……
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外,清江浦区借助乡村距离城区近的优势,坚持农副产品销售围绕城市需求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饮食健康,我们的中草药鸡蛋营养价值高,经常收到市民和市区一些单位的订单,也有不少市民驾车来游玩、购买。”黄码镇三乐村党支部书记韩善辅向记者介绍,2016年,村两委积极谋划脱贫路径,决定依托本村环境优势发展土鸡养殖,当年就靠卖鸡蛋脱了贫。
人居环境大变样,为“农村美”擦亮鲜明底色
“这一户就是以后我一大家子住的地方,两层加院子,室内卫生间、燃气也会通上,不比城里差。”在古庄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场,村民刘大爷饶有兴致地介绍。从空中俯瞰,整个新型社区已初见雏形,青砖黛瓦白墙的江淮小院错落有致,曲径蜿蜒的门前小道上,工人们正在栽种造型美观的常青绿化。项目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小区内设医疗教育、党建文化、物业管理等公共服务,周边配套项目有学校、超市、农贸市场等一应俱全。“不比城里的社区的配套设施差,环境还更好。”
雨后的黄码镇甘露村,庭院整齐划一,道路干净整洁,处处风景宜人。“这几年村里整治环境,老房子重新粉刷一新,环境变美了,大家已渐渐养成了文明的生活方式。”村民王大妈告诉记者,在城里工作的儿子现在可欢喜回来了,每到周末都要带上老婆孩子回来住上两天。
近年来,清江浦区始终坚持城乡并重,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农房改善和道路建设,同时将文明城市创建的触角不断向乡村延伸,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污水处理、绿化美化、墙体外立面整治等工程,为广大村民群众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此外,大力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出台规定、健全制度,引导广大群众养成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不断提升。(蔡加玉 曹康姣 徐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