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守护地球 共谋和谐之道
2021-04-25 09:36:00  来源:中国西藏网  
1
听新闻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4月2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去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发展趋于饱和;而发展中国家尚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初级或中后期阶段,对于碳排放空间需求巨大。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从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到“碳中和”普遍有50年至70年的过渡期,我国于2030年达到峰值,再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过渡期只有30年。同时,我国当前尚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能源消耗量及碳排放量仍处于上升阶段。事实证明,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压力不小。

然而,全球变暖趋势持续、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积极兑现碳中和承诺,坚持绿色发展,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向其他国家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彰显了中国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和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清洁美丽世界,在产业和能源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有效扭转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局面。2019年,我国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降低48.1%,超过了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成为世界上减排力度最大、减排贡献最多的国家。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低碳先进技术和产业,完全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截至2019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专利数、投资、装机和发电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可再生能源投资连续5年超过1000亿美元;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增量和保有量分别达120万辆和380万辆,均占全球总量一半以上。

与此同时,我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从2016年起至2020年12月,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启动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和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帮助发展中国家能源清洁低碳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还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发起了系列绿色行动倡议,采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系列举措。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我国以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与世界各国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守护好地球这颗蓝色星球。(中国西藏网 文/孙健)

标签:
责编:路航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