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东湖旅店:见证粤港秘密大营救
2021-04-29 14:33:00  来源:求是网  
1
听新闻

“东湖旅店”,位于惠州市区,这是一栋民国时期建的三层青砖楼房。抗日战争时期,这家旅店作为中共惠阳县委设立的秘密交通站,见证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营救,100多位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通过这里得以脱险。如今,这里被辟为“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网红基地。

位于广东省惠州市的东湖旅店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攻香港,香港沦陷。此时的香港已经聚集了800余名中国文化进步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他们中部分人因揭露国民党当局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而受到政治迫害,才搬迁到当时处于英国统治下的香港。日军封锁香港至九龙的海上交通线,并大肆搜捕抗日分子、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还在报纸上刊登启事,“寻找”茅盾、邹韬奋等人出面共建“大东亚共荣圈”。

然而,数百名被日军搜捕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在日军严密封锁之下的港岛上突然“蒸发”,几个月之后,这些神秘消失的人物,安然出现在抗战大后方和抗日根据地。敌人为之震惊,世界为之瞩目!茅盾、胡风、张友渔等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就是共产党人以“东湖旅店”作为中转站成功营救的。

1942年除夕晚,茅盾、胡风、张友渔等20多名文化人士被营救他们的共产党人秘密接到惠州,安排住在“东湖旅店”和“东和行”。第二天大年初一,茅盾夫妇为了感谢营救人员,亲自下厨为大家烹饪了他们家乡——浙江口味的“风味鸡”,几十名文化名人及部分参与营救的人士,这样吃上了团圆饭。

在营救转移过程中,为保证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的安全,由廖承志、潘汉年、连贯、尹林平(林平)、杨康华、梁广、刘少文等人组成的港九疏散委员会(临时机构)经过细致周密的商讨,制定出四条出港转移路线,分为陆路和水路、西线与东线。这四条路线分别为:九龙至长洲岛,过伶仃洋至广州湾(今湛江);九龙至长洲岛,至海陆丰;九龙经青山道、元朗至宝安游击区;九龙至西贡,经沙鱼涌至惠阳游击区,这是“三度”转移。

大营救路线图

为实施这个庞大的营救计划,中共广东省委动员了数百名地下党员,调动了数十个地方基层党组织,集中了东江游击队的主要武装力量,共同参与这次大营救行动。

在香港避风塘、九龙塘、牛池湾、西贡、元朗十八乡、深圳、坪山、惠阳、惠州、老隆、韶关、澳门、珠海、中山、江门、肇庆、湛江、海丰、陆丰、丰顺、兴宁、梅县、大埔等各地建立了数十个秘密交通站;南方工委、粤北省委、粤南省委、东江前委、东江后委无不倾其全力,配合这次营救行动。

整个大营救工作历时200余天,行程二万余里,足迹遍及中国的十余省市,共营救出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800余人。在这些人当中,不少是扶老携幼或夫妻同行,如邹韬奋、茅盾、张友渔、柳亚子、宋之的、胡风等。他们在营救转移过程中,无一人被遗漏或落入敌手。但参加营救工作的共产党人,却大都无暇顾及个人与家庭:廖承志、连贯把各自母亲、妻儿留在香港;陈曼云与新婚丈夫香港辞别;黄冠芳把恋人派去组建交通站;卢伟如、陈永为建秘密联络站,把未婚妻接到惠州“突击结婚”;李少石、廖梦醒夫妇去澳门建交通联络站。更令人扼腕的是,大营救的主要组织策划者之一张文彬以及短枪队长刘黑仔等后来皆不幸壮烈牺牲……

茅盾把这次营救称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这场被茅盾称之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经过精心策划,由周恩来亲自指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中创造出来的抗日奇迹和彪炳业绩,为革命的胜利和中国文化的存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给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知识分子。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高瞻远瞩,不惜代价、不计牺牲营救文化人,彻底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以华制华”,共建“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党中央以博大胸襟、果敢气魄和战略眼光,营救和团结知识分子,最终汇聚全民族力量最终赢得胜利。

策划:陈雪 黎海华

审核:吴强

标签:
责编:戴雨扬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