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随笔】
作者:万劲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创新作为一项国策,积极鼓励支持创新”。“十四五”新征程已经开启,要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性飞跃,最重要的是把创新作为基本国策,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打通从教育强、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通道。
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加快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源头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从要素驱动、效率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必须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推进创新体系优化组合,系统提升科技支撑能力。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贯通研发、设计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依靠科技和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
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重要科研院所、重点研究型大学和创新领军企业“国家队”作用。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重点实验室体系。优化提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基地布局。支持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鼓励创新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创新带动作用。推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选准科技创新方向
战略研判是下好先手棋的关键。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并重。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更多地受知识和学科演化推动,需要营造稳定宽松的科研环境,普惠支持杰出科学家特别是青年科学家,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专注于真正重要的科学问题,沉下心来在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领域持续探索,争取实现原创突破,涌现更多国际一流的科学家。重大科技问题带动的基础研究更多地受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拉动,需要集中优势力量攻关,综合运用创新政策和产业政策引导规范创新活动,协同发挥好“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序社会”治理机制作用,提升科技创新和科技治理的整体效能。
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健全科技决策咨询机制,加强科技创新和创新发展战略谋划、系统设计、前瞻布局,明确科技创新优先领域和战略重点,“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统筹部署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既要瞄准基础前沿开展“从0到1”的原始创新,更要聚焦应用需求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就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而言,既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生物技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等)、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空间科学、空天科技等)、深地深海等;也要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应用场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如“5G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
凝练科技创新任务
科研选题是科技工作的首要问题。重大科技计划与工程是主要大国组织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重要载体,如美国阿波罗计划实现载人登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现全新粒子、人类基因组计划探寻生命奥秘、欧盟大飞机成功研发、日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韩国半导体产业崛起等均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作用。我国“两弹一星”、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青蒿素”发现等重大突破,有赖于一批领军人才,更有赖于强有力的组织系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组织重大科技项目与工程等方式,调动全社会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在载人航天、高铁建设、北斗工程、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我国立足自身优势,结合战略前沿领域发展趋势与需求,积极牵头组织或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热核聚变反应堆ITER、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未来将依托“中国天眼”FAST以及中国空间站CSS等设施,面向全球开放合作。
坚持“四个面向”相结合,从科学前沿和现实需求中凝练科技创新任务。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保持战略定力,创造有利于厚积薄发的良好科研生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增强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选好牵头单位和牵头战略科学家,组织多家优势单位持续研究,长周期分阶段优化调整,厚实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的研究积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深入谋划推进“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应用前景明确的科技攻关任务,如“卡脖子”难题背后的科学问题,宜采用“需求侧牵引、攻关联盟”科研组织模式。应用前景暂不明确的科技攻关任务,如量子信息,宜采用“供给侧引领、竞争择优”科研组织模式。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命健康、国家安全等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强化技术科学和应用研究带动,鼓励自由探索,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催生新领域新范式。改革科研项目及团队遴选方式,推广“揭榜挂帅”“赛马争先”“悬赏激励”等机制,在前沿探索的公平竞争中“冒出”重大原创性成果。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教育、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和中小微企业协作配套作用,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20日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