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文章指出,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我们要以此为指南, 发挥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的作用,特别是要更多地面向年轻干部、青少年,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各项教育,切实把“资源红”,变为融入新一代青年人血脉的“基因红”,进而实现永固“江山红”。
用好“资源红”,让革命星火赓续“燎原”。从中国一大会址到浙江嘉兴南湖,从古田会议旧址到延安的窑洞……一处处红色地标闪耀着革命星火的光芒;从红军分给群众的“半条被子”到红军过雪山草地留下的“半截皮带”,从渣滓洞中英烈所绣的红旗到见证淮海战役走过艰苦光荣战斗历程的“小竹竿”……一件件革命文物常常让人热泪盈眶。这些红色资源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教材,承载着红色基因、红色传统、红色使命,无论岁月如何更替,世事如何变幻,始终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巨大精神动力。我们保护利用好这些“资源红”,就能够更好地传承好红色传统、红色精神、红色基因,让我们党永葆生机与活力,让革命星火燎原成炬。
培育“基因红”,澎湃新时代红色“后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数革命先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对于红色文化资源,我们既要注重有形遗产的保护,又要注重无形遗产的传承,大力弘扬红色传统。”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开创伟大未来的生力军,更是我们做好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国各地处处激荡着历史的回响,广大基层都在想方设法组织用好、用活红色革命资源,讲好身边的“红色故事”,努力让红色资源成为党员干部和青少年的“大思政课堂”。面对新形势,我们要注重利用红色资源加强对青少年的红色教育,推动红色文化进学堂,促进红色资源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创新,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强勤奋学习、报效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让他们成为传承“基因红”,建功立业新时代的红色“后浪”。
永固“江山红”,让红色江山代代相传。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伟大祖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我们的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每一寸鲜血浸染的红色热土,每一段感人至深的红色往事,都凝结着艰苦卓绝的牺牲奉献,铭刻着气吞山河的壮丽辉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党史学习教育鲜活生动的教科书。这些红色资源,让我们能穿越烽火连天的岁月,感悟革命先辈、仁人志士为国家命运、民族大义牺牲奉献的可贵精神。传承是最好的纪念。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切实担负起传承红色基因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既要进一步摸清红色家底,研究、阐发、发挥好这些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也要不断创新形式,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资源与时代相融,真正活起来,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让红色江山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