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协合八江风电场,工人正在安装风电设备。
龚普康摄
图②:广西灵山县佛子镇元眼村第一书记方宗福带领群众发展“水稻+禾花鱼”产业。
资料图片
图③:广西北部湾港防城港区鸟瞰。
胡纬综摄
红色教育激发干事热情
本报记者庞革平李纵
初夏的百色市区,阳光照耀的解放街上繁华热闹。古朴的红七军军部旧址静穆地敞开大门,迎接着如梭的游人。门口,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刚劲有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红七军军部旧址原称粤东会馆,始建于1720年,是百色市现存最大的一座古建筑群。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百色起义,建立红七军,军部就设在这里,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红七军军部旧址现场管理处负责人王昌文说。
“在部队最困难的时期,即使进入寒冬,战士们穿的依然是草鞋单衣,吃的是树皮野菜……”走进红七军军部旧址,讲解员的讲述将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带入了当年的峥嵘岁月。
“在这样艰苦的战争环境下,红七军的将士们用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一次次战胜了敌人。”前来参观的南方电网广西贺州供电局党委书记覃剑永动情地说,“我们接受了一场精神洗礼,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激发了干事创业热情。”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游客纷纷来到红七军军部旧址开展学习教育,每天约有800多人,周末达3000多人。我们要利用好这一红色资源,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王昌文说,今年,百色计划在红七军军部旧址开展一系列活动,讲好讲活党史和革命故事。
守护好漓江的绿水青山
本报记者李纵张云河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里的绿水青山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保护好。近年来,这已经成为广西干部群众的共识。
“爸,我还在山里,不回家吃饭了。”张雅君照常给父亲发完留言后,又一次钻进山里。漓江风景名胜区战略发展处景观人文科副科长张雅君常带领科室人员跋山涉水,巡查漓江两岸被破坏之处,及时开展生态修复。
“早些年,漓江流域滥采乱挖较为严重。开山炮一炸,村庄房屋受损,烟尘漫天,挖得山头千疮百孔。”张雅君回忆。
近年来,桂林市大力推进漓江“治乱、治水、治山、治本”,改善了漓江生态环境。据统计,桂林已全面完成漓江流域采石场整治工作,关停流域21家采石场,投资2.58亿元,生态修复面积136万平方米。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被破坏的地方生态脆弱,绝不能在生态修复施工过程中出现二次破坏。”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厅长檀庆瑞说,生态修复要实现“工艺自然、材料自然、景观自然”。根据实地情况,桂林选择生态网笼、覆土种植等工艺,种植栾树、水杉等乡土植物,恢复自然生态。
“桂林山水天生丽质,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桂林市委书记周家斌说,“我们一定要把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杜绝滥采乱挖,推动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持续优化、整体功能持续提升。”
种下百香果走上致富路
本报记者庞革平李纵
“时下正是百香果挂果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施肥和管护,到今年10月份预计能收2万斤,卖十几万元不成问题。”望着自家的20多亩百香果林,广西陆川县米场镇旺同村村民谭万林充满干劲。
谭万林今年46岁,“前些年,我有三个孩子在读书,自己又没什么技术本事,只能打零工挣钱,养不起家,2015年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陆川县根据实际情况大力发展优质百香果产业,实现产业振兴,通过扶持村民合作社、鼓励村民入股等方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百香果市场前景广阔,我们会联系专业农业技术人员提供种植技术培训,为你量身定制种养计划。”村干部的鼓励让谭万林动了心,他开始认真学习种植技术。
在产业扶贫政策扶持和自身努力下,仅一年时间,谭万林试种植的3亩百香果便获得丰收,收入超过2万元。2016年,谭万林成功脱贫后继续扩大百香果种植面积,发展到20多亩。2018年,他成立陆川县兄弟种养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种植百香果200多亩,12户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有了产业,村民的日子更有盼头。今年我们还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陆川县委书记潘展东说,脱贫只是起点,要乘着特色产业发展的东风,不断推动乡村振兴。
截至去年,陆川全县种植优质百香果面积18600亩,今年,该县计划对扶贫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给予更大支持。
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
本报记者李纵祝佳祺
“民族团结心向党,感恩奋进奔小康”——在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陈双村村口,一副对联尤其显眼。这是个移民新村,居住着壮族、汉族、毛南族等7个民族。
据陈双村毛苗瑶片区党支部书记韦玉荣介绍,村里各族群众互帮互助,亲如一家。刚从山里搬出来的苗族群众没有水牛,不善种稻谷,当地的壮族、汉族、毛南族群众便给他们提供水牛、收割机,教他们种稻谷。淳朴的苗族群众则用苗乡歌舞和苗家土酒表示感谢。
韦玉荣说,村里先后组建了芦笙队、龙舟队等文体团队。每逢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各村屯都举行民族民俗展演活动,苗族的“芦笙踩堂舞”、毛南族的“傩戏舞”、壮族的“罗嗨山歌”等在这里竞相表演,大大提升了村民对村子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去年5月,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全村人都像过年一样高兴。”环江县委书记黄荣彪说。
“村民们在生活上相互照顾、文化上相互欣赏、习俗上相互包容。”黄荣彪介绍,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陈双村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传承与保护,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打造集饮食、观光、民俗表演于一体的“毛苗瑶”特色生态休闲娱乐旅游景点。
“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馆长梁志敏说,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一碗螺蛳粉催生大产业
本报记者庞革平李纵
“鲜、香、辣、酸、爽、烫,是柳州螺蛳粉的六大特点,没有尝过的朋友一定要尝一尝。”走进广西善元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员工卢敏正通过直播销售袋装螺蛳粉。
一碗螺蛳粉,催生了一座产业园。在位于柳南区的螺蛳粉生产集聚区,已有34家螺蛳粉生产及配套企业入驻,吸纳就业近3000人,日产螺蛳粉约150万袋。
“工业化理念是柳州螺蛳粉以袋装形式走向超市货架、电商平台的关键。”善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生说。
作为工业城市的柳州,用好标准化建设推动螺蛳粉产业发展。2016年5月,“柳州螺蛳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正式施行,推动螺蛳粉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柳州还大力培育和发展螺蛳粉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除产业工人外,还有20万名农民参与原料种植,9万人从事配套产业商务服务。
“柳州螺蛳粉产业实现了由‘小米粉’向‘大产业’的转变。”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子林说,螺蛳粉从上游的竹笋、豆角等原材料生产,中游的加工、包装,到下游的商超、物流,再到周边的文旅体验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2020年,袋装柳州螺蛳粉销售收入近110亿元,配套及衍生产品销售收入超130亿元,成为“双百亿”产业。据介绍,“十四五”期间,柳州市将重点打造国家级螺蛳粉全产业链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开展螺蛳粉全产业链品质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发,引领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
就业大局稳服务暖人心
本报记者庞革平祝佳祺
“接到电话我就赶过来了,快让我看看有些什么企业在招聘。”接过蓝色尼龙袋,李典华顾不上擦汗就查看资料里的企业岗位、社保政策等信息。近日,在广西资源县梅溪镇,一场热闹的“送岗下乡”活动正在举行。
44岁的李典华,为照顾母亲和孩子,今年4月初从外地返乡,正愁找不到工作的时候,被邀请参加“送岗下乡”的活动。
“我通过面试打算到县里一家企业做切割技工,还报了电工培训,多学些技能。”李典华对这份工作颇为满意。2021年以来,桂林市共组织各类现场招聘活动37场(次),参加企业617家,累计提供就业岗位5.8万个。
广西昭平县凤凰乡金凤凰饰品工作坊生产车间里一片忙碌,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加工头饰。“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还能照顾家里,挺好的。”该厂职工黎雨说。该厂负责人杨燕尖介绍,从去年4月份开始,企业逐步享受到稳岗补贴、社保减免缓等政策,不仅顺利留住了工人,还恢复了满负荷生产状态。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广西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把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广泛开展“送岗下乡”、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专项服务活动,深入推进重点企业吸纳一批、自主灵活就业一批、鼓励创业带动一批、公岗安置兜底一批等就业促进活动。“十三五”期间,广西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共206.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版式设计:沈亦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