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推动便利共享 增进民生福祉——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一年
2021-05-27 16:45: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1
听新闻

[综合篇] “长三角人”共画民生“幸福圈”

235213670人,这是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常住人口数量。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离不开人的一体化。有调查显示,让“长三角人”最在意的,是公共服务一体化,除了行政审批一体化外,大家对交通出行、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方面的一体化尤为关注,期待也更为迫切。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可以明显感觉到,民生“幸福圈”漾出一圈又一圈,共享步伐不断加快。

清晨,一列“早七点”动车,为穿梭在南京、马鞍山两地之间的人们拉开“同城生活”的序幕。200公里外,每天400多趟往返于上海与苏州的“复兴号”,以及上海地铁11号线,同样承载着几十万人的“双城生活”。

资源共享,

“来来往往”便利可感

5月15日上午,浙江省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里人头攒动,不少本地居民正拿着社保卡排队挂号取药,钱洁也是其中一员。

钱洁家住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在嘉善工作。她告诉记者,自己因为工作原因常年吴江、嘉善两地跑,以往在嘉善看病,不仅要提前通过线上、电话或者医保办事窗口等在吴江进行异地就医备案,还得先自行缴费、然后在工作日回到吴江报销。“现在这些手续都不需要了,可以直接在嘉善的医院刷医保卡,就和在吴江看病一样方便。”目前青浦区、吴江区、嘉善县共85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已接入门急诊联网结算系统,覆盖三地参保人员230万,实现异地就医免备案,基本医疗广覆盖。

“健康长三角”建设,医疗和养老“一样都不能少”。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长三角城市群中,上海、江苏、安徽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4%,浙江达到13.3%,按照联合国的划分标准,这代表着长三角地区整体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事实上,长三角养老服务水平已经比较靠前,省市之间的养老地理界限正被逐步打破,不断促进区域养老资源共享。

1月5日,“2021长三角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沪苏浙皖民政部门将2021年确定为“长三角养老深化合作年”,明确“5+5”十项任务。长三角地区已有20个城市、57家机构的25698张床位跨区域开放;长三角首个跨行政区康养政策协同试验区“长三角(东台)康养小镇”项目已正式启动。

除了医疗和养老,来来往往中,“长三角人”交通出行越来越便利,文化旅游越来越舒心,就读就业选择更多、前景更广。

信息聚合,

“朋友圈”持续更新

通过一个二维码,“长三角人”即可在不同城市间的交通、医疗、旅游等多个领域畅通无阻。一码通行,“亮码”如今已成为“长三角人”的标准动作。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人流、物流、商流的畅通成为难题,“来来往往”被阻断,人口流动频次高、经济联系密切的长三角地区颇受影响。“2月4日提出任务,2月7日即上线试运行,2月10日面向全区运行,随后用了不到7天时间,余杭绿码升级为杭州健康码,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健康码。”在第五届网络新“枫桥经验”论坛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委办公室副主任、余杭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陶奇自豪地说。

告别“一卡(码)一用、卡多码多”,迎来“一码通域、服务共享”。2019年11月11日,长三角数字一体化“一码通域”座谈会在合肥市召开,长三角城市15家数据资源部门与相关单位参会并确立了“一码通域”初步方案。会上形成共识——“一码通域”体系要实现长三角城市间居民数字身份互认,逐步实现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的打通,为长三角区域内居民提供跨城跨行业服务,提升“长三角人”幸福感。如今,各地正加速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码通域”长三角“朋友圈”持续更新。

2019年5月,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正式开通运行,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实现首批51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截至2020年底,长三角已实现104个政务服务事项在41个城市跨省市通办,开通550个专窗办理点,6类交通运输电子证照和驾驶证、行驶证电子证照实现互认应用。

如今,信息聚合让长三角城市间居民数字身份互认,逐步实现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的打通,为“长三角人”提供跨城跨行业服务。

破壁融通,

“无界之圈”有容乃大

从“珠三角”到“京津冀”再到“长三角”,中国区域一体化发展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烦恼,但有一个烦恼是共性的——行政区划壁垒。

如何“破壁”?敢闯敢试的长三角给出答案——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发展探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快人一步”——1月13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召开新闻通气会,正式发布首批共建共享公共服务项目清单,针对示范区内上海青浦、苏州吴江、浙江嘉善三地公共服务标准差异,探索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新机制。首批清单共20条,涵盖卫生健康、医疗保障、教育、文化旅游等八大领域。

过去,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公共服务标准不一,给各项服务的互联互通带来阻碍。对此,如何统一好、对接好?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陈建忠告诉记者,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坚持“突出共建共享”的原则,共建即统一标准、就高不就低,体现高质量元素;共享即“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着力一体化内涵。“今后这三地将以统一高标准,打破区域边界壁垒,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将民生红利惠及百姓,以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助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先行先试,示范区是撬动创新发展的支点;蓄势而发,都市圈吹响长三角破壁融通冲锋号。

去边界、深协作,一个属于“长三角人”的更深层次的“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时代正加速到来——以路、水、电、气、邮、信息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和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服务资源一卡通共享为着力点,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建设加速“犇”跑,都市圈同城化水平日益提升。以南京都市圈为例,毗邻地区率先“跨省入圈”,北边的滁州、南边的马鞍山、东边的镇江,无一不在跨界融合中探索“破壁融通”之道。

示范区、都市圈之外,放眼整个长三角,在推动更多要素向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自由流动中,因“破界”而形成的一个更大更美更包容的“长三角圈”,“向心力”正在凝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建朋

[亮点篇] “一网通办”,见证一体化的速度与温度

在长三角,越来越多的居民和企业,见证了“一网通办”的好办、快办,感受到长三角一体化的“速度与温度”。

一名来自上海市长宁区的“新员工”,让苏州市相城区的市民激动不已——这是一台“一网通办”政务服务超级终端,作为长宁区的远程“外驻”政务服务窗口,将提供与长宁区内完全相同的服务功能。

在试用这台终端后,苏州美能华智能科技CEO童先明表示,由于公司在苏州、上海都有设点,原来办理业务需要两地跑,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办事,为企业赢得了效益。

化“堵”为“融”,

将民生实事办进百姓心坎

“我户籍在安徽阜阳,如果是以前,宝宝出生办落户必须回老家办理,非常不方便。现在出了新政策,不用回老家,在绍兴上虞,十几分钟就给宝宝办好了落户!”5月19日,贾亚南兴奋地从绍兴市公安局副局长潘益民手中,领到这本长三角区域首本新生儿落户“跨省通办”的居民户口簿。

“去年6月,浙江与安徽户籍事项证明开具实现了‘一网通办’。这次办理新生儿落户中两地警务的合作,既回应群众的强烈诉求,也是公安机关提高自身服务管理水平的迫切需求。”浙江省公安厅人口服务管理处处长陆敏敏说。

自今年2月19日起,三省一市实行跨省户口“一网通办”,江苏、浙江、安徽(合肥)、上海户籍居民在长三角区域内跨省迁移户口时,在迁入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即可,无需来回奔波。

长三角“一网通办”还将更多民生实事办进百姓心坎。2019年5月22日,“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异地就医备案”被纳入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首批开通事项,三省一市居民在41个地级市的主要医疗机构门诊或住院均可持卡就医、实时结算。

去年8月24日,苏州市吴江区、上海市青浦区、嘉兴市嘉善县又率先实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医保一卡通“2.0版”,三地参保人员在示范区内看门急诊不再需要通过参保地办理备案手续,实现“免备案”。

“如果说长三角是‘大三角’,那么,吴江、青浦、嘉善三地就是‘小三角’,通过开发的新系统,这三地群众在三地任何地方刷卡,均能享受同城化待遇。”苏州市医保中心副主任王红缨介绍,作为试点探索,长三角医保异地结算精益求精,将进一步打通数据信息,力争尽快实现示范区内公共服务事项的服务一体化。

避“繁”就“简”,

办事提速让创业者“跑”起来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不断推进,区域经济业务往来增多。近日,常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向南京市秦淮区行政审批局寄出一份特殊的快递,内有南京灵感之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常州新北万达广场店的营业执照和变更核准通知书。这也是常州高新区以“异地快办”“异地发照”方式,发出的常州市首张长三角“一网通办”营业执照。

“没想到速度这么快,昨天提交材料,今天我就看到了长三角‘一网通办’准予变更通知书和最新营业执照,效率太高了!”南京灵感之茶餐饮证照专员訾游连连称赞。原来,该公司总部位于南京,对公司证照进行统一管理,因经营发展需要,总公司拟增设常州分公司经营范围。通过咨询,訾游得知可以通过长三角“一网通办”方式办理相关业务。

能不能让数据“跑”得更快点?今年4月,在紧邻上海的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锦溪镇先后有创业者提出,虽然异地办理业务比以前更方便,但能不能再快一步、在“厂门口”“家门口”办?对此,昆山市行政审批局实地调研后,将平台延伸至相关区镇,进一步降低企业交通和时间成本。

“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一项创新举措,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是‘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新探索。”昆山市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指导科科长史海瑛表示,将为在昆投资项目铺设一条以“事项最明、材料最少、环节最简、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佳”为鲜明特点的报建新路,擦亮“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让企业更“如意”。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一网通办”还将如何助力企业“犇”跑?记者从江苏省市场监管局获悉,2021年将继续推动长三角地区电子营业执照互认,拓展电子营业执照下载方式,实现长三角企业外籍法定代表人远程认证下载电子营业执照。同时,江苏将制定长三角地区统一的禁限用名称字号使用规则,共享共建禁限用名称字号数据库;推进外国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文件的互认共享工作,进一步降低企业商务成本。

由“通”到“好”,

全面提升服务能级更暖心

上海市青浦区外青松公路6189号,是青浦区行政服务中心所在地,这里也是该区设立的12个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服务专窗办理点之一。

身着印有“一网通办”四字橙色马甲的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前来咨询的市民提供办事指引;门口标牌上显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24小时自助服务”字样,打造“24小时不打烊”服务品牌……专窗办理点给人留下热情、亲切与人性化的印象。

“一网通办”是长三角三省一市政务服务改革重点,将为全国更大范围的协调发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它不仅提高了为企业、为群众服务的效率,更致力于让人们获得舒适、满意的服务体验。

实现企业开办7个环节“一窗”受理,全流程力争0.5个工作日内完成,推进不动产登记“一码管地”,全面探索市政服务“一键接入”,全面贯通信用监管“一链到底”……翻开《张家港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任务清单》,记者发现,以互联网思维推进的“一网通办”,为企业、群众提供类似于网上购物一样便利的“淘宝式”服务,进一步实现从“一网通办”到“一网好办”的转变,这成为张家港全面打造“港城通·最舒心”营商服务品牌的关键一招。

以更多细心与耐心,换来百姓的舒心与省心。“原以为在安徽广德注册企业必须到当地办理,没想到,我在苏州通过几步电脑操作就能完成营业执照申领。”安徽乾森管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英浩告诉记者,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交的材料中有很多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办事人员很快打来电话一步步教他怎么修改,“这样我才能一天之内办结,既高效又省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澄 洪叶

标签:
责编:路航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