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7日讯(记者 敖蓉)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优化公证服务的措施。在27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介绍了制定《关于优化公证服务 更好利企便民的意见》的有关情况。其中明确,到2025年基本解决公证办理难繁慢的问题。
据介绍,目前全国共有公证机构2942家,公证员13620人,每年办理的公证案件约为1300多万件,大量涉及赠与、继承、合同履行、融资担保等民商事活动以及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国际贸易等方面公证事项,公证书发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公证在降低社会交易成本、节约司法资源、化解社会矛盾、改进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优化公证服务,有关部门将采取务实管用的政策和改进举措,到2021年底,公证证明材料清单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告知承诺制度将得到普遍落实,公证业务执业区域分类推进放宽至省一级;到2025年,将通过“跨省通办”“全程网办”公证事项,实现公证利企便民体系更加完善,部门协同机制更加健全,公证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
熊选国表示,考虑到公证服务的特点,一方面要保留合理的证明材料,避免为不真实、不合法的证明事项出具公证书;另一方面也要清理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减少或者减轻当事人负担。为全面推行公证证明材料清单管理,在今年8月底之前,司法部、中国公证协会将梳理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的高频公证事项所需的证明材料清单,坚决清理没有明确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依据、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凡是能够通过个人有效证照证明的、能够通过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核验的证明材料,不得让当事人重复提供,杜绝循环证明、无谓证明。
司法部将指导中国公证协会尽快对《办理继承公证的指导意见》和《办理小额遗产继承公证的指导意见》这两个行业规范进行调整补充完善。同时,推行公证证明材料清单制度,探索小额遗产继承承诺制以及落实一次性告知和首问负责制,实现及时高效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