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伟大荣光——迈向现代化的中国探索
2021-06-30 12:4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1
听新闻

这是一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一个民族的不懈奋斗书写于此,一个政党的初心使命铭刻于此——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是何等的壮丽与伟大。中国共产党汇聚起移山填海的磅礴力量,乘势而上开启新的征程,孜孜以求的现代化目标可望可及。

1921-2021,回首沧桑百年:多少英勇故事涌上心头,多少呐喊高歌犹在耳畔。

1921-2021,思考跨越百年: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为什么能够历经艰难曲折愈来愈强大,开辟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道路?一个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政党,又是依靠什么力量越过激流险滩,终于铸就一艘驶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巨轮,在追赶与超越中昂首前行?

穿越百年跌宕前行的浩荡潮流,无数猜想与追问,将在一个新兴大国的气度与雄心中找到答案。

实现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人从未停止探索

历史是现实的向导。近代以来,错失工业革命机遇的中国,从所谓“天朝上国”跌落成任人宰割的“鱼肉”,如何走出亡国灭种的悲惨境地成了最急迫的课题。很多政治力量都试过了,迅即成为过眼云烟;种种救国方案也一度各显身手,却屡屡化为泡影,未能找到救世良方。但曲折试错,是大浪淘沙的过程,也是火种酝酿的过程,为后来无产阶级政党登上政治舞台做了铺垫。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就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清晰坐标,是历史必然性的依据所在。

百年大党,其作始也简。上海党的“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红船,这两个地方是中国革命的原点,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脉。有同志在回忆当年历史时深有感慨地说:“‘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

当时只道是寻常。但自那时起,它感染、鼓舞、召唤一代又一代人奋勇相随,甘愿付出生命代价。因为,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没有局限于那些“小目标”,“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亦非自安自足以自乐”,而是集中于改造中国、扭转民族命运的大目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上描述取得政权以后的目标:“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新中国成立之后,1956年,党的八大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写入党章。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了我们党伟大的历史性转折。顺应时代发展大势,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我们从八十年代的第一年开始,就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

自此以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成为历次党代会的重大问题。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指出:“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阶段一以贯之的追求和信念,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不断为历史增添新的内容。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民族复兴分两步走的构想,到新中国成立后大约需要100年的时间表;从改革开放后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向,到党的十五大首次明确“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再到党的十九大不失时机地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谋划、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百年征程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根据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的意愿,把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与发展的阶段性相结合,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伟业,积小步为大步,以累进求突破,从局部到全面。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这是一位历史学家当年发出的世纪之问。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彼时,在狱中饱经磨难的方志敏,用生命写就了对“可爱的中国”的憧憬和向往。

站立当下,“世纪之问”早已有了回答,烈士的遗愿正在祖国大地上生动展现。

今日之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今日之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今日之中国,敢办也能办成世界头等大事,中华大地上正在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今日之中国,战胜磨难应对挑战,风雨过后更见气度从容、身姿挺拔……熙来攘往的万千视角,折射了伟大而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复兴图景。“您笔下‘可爱的中国’,我替您看见了,而且比您想象的还要好。”方志敏的女儿深情告白。

事实胜于雄辩,成就胜于逻辑。历史告诉现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迈向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正确的抉择,中国共产党是推进现代化进程又保持其过程稳定的关键力量。

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迈向现代化,我们矢志不渝。但是,用什么样的方式、以什么样的路径、循着什么样的逻辑推进现代化等宏大而重要的问题,又该如何作答?

这是必须正视的事实——时间压缩,空间叠加,没有了早期先发国家的有利条件,中国通往现代化的道路注定不是阳光普照的坦途。

一个需要十分警惕的错误论调——时间上的先在性,西方资本主义取得了“现代化”的“优先”解释权,拥有“终结人类历史”的唯一现代化方案,包括中国在内,一切后发国家只能照抄照搬、复制模仿。

一路走来,当年的妄言已留在历史的尘埃里,所谓终结历史的唯一方案,在自身实践中也不断面临难以调适的困境,反衬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嵌入当代史,一个繁荣昌盛的大国屹立在世界东方。在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前副主席约瑟夫·斯卡拉看来,中国共产党“具备以真正的创造性方式运用超越资本主义的普遍原则的能力”。

“以大势为依据”,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现代化是“大势”,有着共同的推演逻辑,即由先进的理论引领,由先进阶级的先进分子领导,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要求。正确认识和积极顺应“大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大事,在保持同世界的深度互动中,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才在诸多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坚守独立自主的品格,基于“中国自己的条件”,而不是其他的抽象理论或别国经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对于中国而言,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锚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方向。改革开放之初,面对外部的各种喧嚣,中国共产党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坚定地将社会主义大旗扛在肩上,又推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新理念,成就了一条实实在在的发展道路。我们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大特点,彰显了社会主义本质,赓续了社会主义的基因血脉。

中国式现代化,从未脱离“中国特色”。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经历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他们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构想很多是预测性的,所以才一再强调“为了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大旗,就这样被高高举起,使我们在前进中有了共同的明确方向,激发起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不竭动力,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罕见的“中国奇迹”。

当现代化道路加上“中国式”,当社会主义加上“中国特色”,普遍规律融入现实选择,“中国模式”让人类对现代化的认识更加深刻而生动。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论断,穿越时空,昭示出不同凡响的世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历史的进程有多么波澜壮阔,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影响就有多么广泛而深远。

既是实践的过程,也是制度的逻辑

走自己的路,谈何容易!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现成经验,向前的每一步,都可能遭遇“手心”与“手背”、现实与长远、渐进与闯关的艰难选择。

更何况,一个现代化国家,并不会在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等几个现代化的拼接下自然而然地诞生。

一旦落脚到实践层面就会发现:单枪匹马的改革,难以化解众多积重难返的矛盾;灵机一动的“点子”,也不可能和成熟的体制机制同日而语。“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彻底的社会制度变革中蕴含着实现现代化的最根本准备,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明显的制度逻辑。

彻底的社会制度变革,考验勇气、磨砺信念、衡量担当,注定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但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勇往直前。

当外媒惊呼“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这个年份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当经济学家肯定中国人创立了“人类历史上最好的经济制度”,当人们慨叹“每个日子,都像飞轮似的旋转起来”,中国共产党却始终葆有改革的精神。在改革开放慨然行进35年后,用全面深化改革去突破新的历史隘口,为矢志驶向现代化的中国航船寻找更为开阔的水域。

2013年,同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起草的纲领性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之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一以贯之的勇毅与坚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发挥,治理效能持续释放。

“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从“点题”到“破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解题之钥”就是全面深化改革。

从时间表倒数最紧迫的事项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以一大批力度大、要求高、举措实的制度改革任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把长远制度建设同解决突出问题相结合,把整体推进同重点突破相结合,把破除体制机制顽疾同解决新出现的矛盾问题相结合,改革相互耦合,不断形成“1+1>2”的“化学反应”,使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全面深化改革,开启了生产力、创造力和社会活力迸发的闸门。如何让这喷涌的洪流奔腾在既定的河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这是循法而行的创制,也是制度完善的逻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后不到一年,四中全会即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改革的“破”与法治的“立”,改革的“进”与法治的“守”,二者相辅相成,才能确保中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两次全会、两大主题、两份决定,如大鹏之两翼、战车之两轮,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持续稳步推进。“这是向前迈出的勇敢步伐。”法兰克福金融学院的中国问题专家霍斯特·勒歇尔感叹。

向史而新,接续谱写时代华章

“一个成功得可怕的政党。”德国《明镜》周刊对中国共产党的评价,是一句曾被广泛转引的评语。

百年回眸,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驰而不息走好自己的路的成功,很多人都看得到。那么,“可怕”又因何而来?

历久弥坚,以赤子情怀守初心,以攻坚精神担使命。

实现现代化是一场接力跑。我们固然要看到,中国跑出了一个好成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为圆梦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更要看到,在未来30年这个完成历史宏愿的新发展阶段,可能遇到的各种矛盾、问题和风险,非当下所能具体预见;在未来30年实现这个历史宏愿,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社会主义中国前所未有的机遇。

2021年6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领导同志和党员领导干部,面向鲜红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是同党的创立者进行的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引领民族复兴的担当。

既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由此产生的风险是我国由大到强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关口,那我们就要以自身的稳定性、确定性去应对。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能带领中国人民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既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那我们就以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去应对。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鼓起敢为天下先、勇立时代潮头的朝气和锐气,胸怀“国之大者”、从宏大处着眼,心系“民之要者”、于细微处落笔。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步一个脚印,锲而不舍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

回眸百年,更懂得走了多远;高峰遥望,更看清历史方位。

1921年,中国共产党人踏上开天辟地、感天动地、翻天覆地的旅程时,他们对旅程的长度、所要求的牺牲是明白的,但仍怀着必胜信念一往无前。

2021年,一个百年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现在,担子压在我们大家身上了,责任落在我们大家肩上了,我们大家一定要勇挑重担、勇担重责,团结带领人民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努力作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成绩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铿锵坚定。

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铺展。

这是正在发生的历史!这是美不胜收的未来!(经济日报编辑部)

标签:
责编:戴凌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