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时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度关注种业发展问题,多次在不同场合对种业改革发展指明方向。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强调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也对种业发展问题作出具体安排。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规律的深刻把握,为新发展阶段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种业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高位推动种业发展,种业发展有了很大进步,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100%自给,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种业发展基础仍不牢固,保障种源自主可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粮食安全这根弦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绷得更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从良种方面挖掘潜力,让种子这颗坚强的“中国芯”,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坚实基础。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种业振兴的坚定决心,要从国家安全的高度把握种业振兴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紧迫性,扎实有力推进各项工作。打牢种质资源基础,做好资源普查收集、鉴定评价工作,切实保护好、利用好。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扎实推进南繁硅谷等创新基地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引导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重点优势企业集聚。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多种手段,推行全链条、全流程监管,对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突出问题要重拳出击,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做好长远规划,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加大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建设。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种业振兴任重道远,这既是一个长期过程,更是一个艰辛历程,要有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推动我国进入世界种业强国行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支撑,不断筑牢国家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