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因为疫情恶化,台北市许多卖场出现抢购人潮,生活物资被抢购一空。资料图片
6月12日,在湖南长沙高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名台胞在接种疫苗前测量体温。新华社发
【海峡聚焦】
自2021年5月以来,台湾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加剧,确诊和死亡人数陡然上升。面对台湾疫情的暴发,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记者会上坚定表示:“大陆各界始终心系广大台湾同胞的生命健康安全,我们愿意尽最大努力帮助广大台湾同胞尽快战胜疫情。”
遗憾的是民进党当局玩弄“政治算计”,一次次无视大陆早已释放出的同胞善意,编织谎言诋毁大陆。他们恶语相向,声称“对岸不必假好心,只要大陆不阻挠,台湾地区就可以更快速地从国际上取得更多可靠的疫苗”。他们刻意将疫苗问题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不仅在大陆疫苗入台问题上设置政治障碍,而且还倒打一耙说中国大陆想通过疫苗入台一事来“矮化”台湾。这一歪曲事实的说法,蒙蔽了岛内相当一部分民众。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被世人嘲讽为“全世界都在防病毒,唯有台湾在防大陆疫苗”。
从“防疫模范生”到“疫苗乞丐”
台湾岛内疫情突然反转让民进党当局丑态百出,从原先的“超前部署”秒变疫苗短缺,从“防疫模范生”沦为“疫苗乞丐”,“以疫谋独”是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疫苗的操弄方面,民进党当局向美日“摇尾乞怜”,出尽洋相。2020年3月,台湾以每周向美国捐赠10万个口罩为代价,换取了所谓的“台美防疫伙伴联合声明”。利用疫情,加强美台关系,民进党当局有点得意忘形。然而在当前台湾疫情泛滥之时,防疫伙伴美方的疫苗却迟迟不见踪影。直到台湾“驻美军事代表团”与美国在台协会(AIT)签署了两项金额合计高达487亿元新台币的军购案合约之后,美国方面才表示捐赠疫苗数量由最初的75万剂加增至250万剂。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当前囤积的疫苗数量之多足够7.5亿人接种。区区250万剂疫苗对美国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对台湾2300万民众而言亦无疑是杯水车薪。民进党当局却将此称为“患难见真情”,高调表示感谢,大搞美台“协同抗疫”的政治操弄,岛内相当多民众被蒙在鼓里。
不顾台湾民众安危的极端政治行为
台湾民进党当局在寻求疫苗方面不仅仰仗美国的“恩赐”,而且对日本也寄予厚望。然而,回顾一下日本向台湾提供疫苗的过程,却让人唏嘘不已。日本政府批准使用的新冠疫苗有辉瑞、莫德纳和阿斯利康三种。据日本国内媒体报道,日本预订的1.2亿剂阿斯利康疫苗,并未被列入日本国内公共接种疫苗种类,而是提供给台湾地区以及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5个东南亚国家。因阿斯利康疫苗存在导致血栓和血小板减少症等副作用的可能性,3月份以来,荷兰、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德国等20余个欧洲国家已相继停止接种。
日本先后于6月4日、7月8日与7月15日三次分别向台湾赠送了124万、113万与97万剂阿斯利康疫苗。自台湾开放接种日本赠送的阿斯利康疫苗后,频频出现接种者猝死的案例。对此,尽管台湾绿营媒体与日本相关媒体也作出了各种辩解,但种种迹象表明,阿斯利康疫苗的安全性存疑已是不争的事实。事实上,日本向台湾多次捐赠阿斯利康疫苗,只不过是通过政治手段对国内“废弃”疫苗进行了有效利用。
在疫情蔓延、病毒多变的当下,民进党当局夜郎自大,拒绝普筛,瞒报确诊人数,以掩盖其在防疫上的政治决策错误;拒绝接受大陆疫苗,却开放接种安全性存疑的阿斯利康疫苗,这完全是不顾台湾民众安危的极端政治行为。台湾老百姓成为蔡英文挑起的这场两岸政治博弈的牺牲品与直接受害者。抹黑大陆疫苗的民进党当局宁可让台湾民众付出生命健康代价,也要死硬抗拒大陆疫苗进入台湾,暴露了民进党当局的政治本性和对民众生命健康的漠视。
两岸齐心方能共御疫情
众所周知,台湾地区疫情肆虐,接种疫苗筑起群体免疫长城,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据估算,台湾最少需要3000万剂新冠疫苗,才能建立起有效的防疫安全网。
在新冠疫苗接种方面,大陆是有底气的,据国家卫健委通报,截至2021年7月2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149160.5万剂次。主动借鉴大陆优秀的抗疫经验和成果,对台湾地区战胜疫情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弊。
疫情不是儿戏,台湾民众的生命更非儿戏,民进党当局依然意识形态作祟,政治操弄当头,利用疫情制造两岸对立对抗,实在是有悖天理,有悖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台胞的切身利益。
病毒无情人有情,海峡两岸同胞同属中华儿女,骨肉天亲。中国大陆无论在新冠肺炎的预防和治疗方面,还是接种疫苗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摒弃基于意识形态的政治操弄,两岸通力合作防疫、抗疫,不仅有益于台湾地区加强防疫工作,尽快战胜疫情,使台湾民众的生命健康和利益福祉得到必要的保障,而且有益于修复与改善民进党当局执政下恶化的两岸关系,这一举两得的事,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陈硕炫,系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谢必震,系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