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前,为完成解放西藏阿里地区的任务,由汉、藏、维吾尔、蒙古等7个民族的130多名战士,组成进藏先遣连,从新疆于田出发,以惊人的革命毅力跋涉千里,横跨昆仑山、冈底斯山,胜利进军藏西北高原,为保卫祖国神圣国土、和平解放西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独立骑兵师一团在新疆于田县普鲁村召开进藏誓师大会(资料照片)。新华社发(进藏英雄先遣连纪念馆供图)
这支队伍,“经历了长征以来最大之苦难,表现出最高的英雄主义气概”。从挺进到驻扎“世界屋脊的屋脊”,短短一年间,63名士兵献出了宝贵生命。
71年后的今天,踏着先遣连烈士的足迹,我们找到这样一句话——以我之牺牲,换祖国和人民无憾。
牺牲:在最艰苦的岁月和地方
1951年1月,西藏阿里扎麻芒堡,海拔4500多米,先遣连最勇猛的蒙古族战士巴利祥奄奄一息。
“副班长,我不能死,阿里还没有解放,党给我的任务还没完成。”这是他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下葬前,先遣连党代表、总指挥李狄三用四张牦牛皮把巴利祥的遗体裹了起来。
1950年,先遣连作为当时西北“最过硬、最能吃苦、最善恶战的部队”,从新疆于田县普鲁村出发,担负起“从新疆进军西藏”的任务。
先遣连130多名官兵向西藏阿里进军(资料照片)。新华社发(进藏英雄先遣连纪念馆供图)
这是何等的豪迈!全骑兵师最好的装备和翻译、医疗等专业干部集中到先遣连,在“向西藏大进军”的旗帜下,战士们身跨战马、威风凛凛。
李狄三还写了一首《挺进歌》,唱得大家热血沸腾:
“挺进!挺进!挺进!
人民的队伍到藏北,
赶走帝国主义势力,为了国家统一!”
进藏路上,困难重重。狂风让战士们难以站立,暴雪让他们寸步难行,高原反应让他们呕吐不止,雪盲症让他们视线模糊。
“人民战士就要有革命的硬骨头精神,勇敢顽强,坚韧不拔……”高险的地势,恶劣的气候,未卜的前程,都没能阻挡英雄的脚步。当年10月,先遣连来到阿里的扎麻芒堡地区,并就地做好越冬准备。
冬天的藏西北高原,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物资补给断绝,4500多米的海拔和零下30℃的气温,让连队陷入极端危险的境地。
此后,一场可怕的高原病在战士中蔓延。得病的人全身浮肿、口吐鲜血。由于缺医少药,死亡人数一天天增多,最多时先遣连一天举办了11场葬礼。
在解放战争中屡建战功的共产党员、班长于洪,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一直顽强与疾病作斗争。牺牲前,于洪对副班长说:“我死后你要把这个班带好,胜利完成解放西藏的任务……”
“这是我的党费,请交给党……”他拿出仅有的四块银元,留下了这句遗言。
在最艰难的时刻,病情已经恶化的李狄三说:“先遣连只要剩下一个人,就要像钢针一样扎在阿里大地上。”他在党员大会上提议,就是断了这口气,也要笑着离开人世。
1951年5月28日,李狄三牺牲。在给上级党委的信中,他写道:“连队到达扎麻芒堡不久,我就病倒了,工作没有做好……”
等到先遣连最终完成挺进任务时,已经有63条生命永远留在了高原。
“金珠玛米(藏语,意为解放军)来到了藏北!”
精神:用忠诚和英勇铸就
狮泉河畔,阿里烈士陵园。
清明时节,西藏阿里的党员干部、解放军、学生及群众,聚集狮泉河烈士陵园,祭奠英灵(2021年4月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兆基 摄
带着母亲冯桂香的遗愿,先遣连烈士陈忠义之子陈永泰,从甘肃跋涉千里前来祭奠。
隔着坟墓,陈永泰感到自己和父亲的距离如此之近,回忆也在一瞬间冲破了时间的阀门。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1950年8月1日,独立骑兵师一团在新疆于田县普鲁村召开进藏誓师大会(资料照片,进藏英雄先遣连纪念馆供图);左下图为:先遣连烈士陈忠义的家书(受访者供图);右下图为:1951年,阿里和平解放(资料照片,进藏英雄先遣连纪念馆供图)。新华社发
进藏前,不识字的陈忠义托人代笔,给家里写了一封信。
先遣连烈士陈忠义的家书。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从此以后,再无音讯,留下孤儿寡母艰难生活。
尽管娘儿俩也吃不饱肚子,但每到交公粮的时候,母亲都特别积极。陈永泰不解:我们的粮食都不多,为什么还要交公粮?
母亲说:你爸爸去当兵了,交公粮是为了让他吃。
冯桂香坚信丈夫还活着,坚信丈夫会回来。
长大后的陈永泰,决心要找到父亲,便给有关部门写了一封信。
两年后,陈永泰收到回信,战战兢兢读完得知,父亲牺牲了!
他把信念给母亲听,想着她一定会伤心流泪。但母亲异常平静,只是轻声问: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陈永泰答:他是好人,是烈士。
母亲说:是好人就好。
此后,冯桂香忙碌起来,为丈夫准备葬礼。这位同样不识字的农妇,请人写了一篇很长很长的悼词,详尽描述了生活的艰辛和对丈夫的思念。
葬礼上,宣读悼词时,冯桂香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号啕大哭,仿佛要把这么多年的牵挂与思念都宣泄出来,仿佛要把这辈子的泪水流干流尽!
深切明白母亲苦苦守候的艰辛,陈永泰决心寻找先遣连的后人:“几十年来,像大海捞针一样,我走遍了10多个省、20多个县,最终找到了近40名烈士的亲属。”
如今,年逾七旬的陈永泰仍未停下寻找先遣连烈士后代的脚步,仍未停止讲述先遣连事迹、传承先遣连精神的努力。
对于先遣连副连长彭青云之子彭巍来说,先遣连精神更多地来自言传身教。
“父亲在藏西北时有条鞭子,一位战友牺牲就在鞭子把上刻一道,一刀刀刻下去,鞭子把上满是刀痕,比刻到父亲心里还要痛,所以他很少讲起扎麻芒堡的事。”彭巍说,“但父亲却言传身教,教我们做勇敢坚韧、光明磊落的人,父亲的信念与家风的影响贯穿了我的一生,我教育我的孩子也是这样。”
这是位于西藏阿里改则县先遣乡的进藏英雄先遣连纪念碑(2021年3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兆基 摄
千里关山度若飞,壮士此去不复回。如今,扎麻芒堡风沙依旧割面,而英雄的丰碑屹立。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藏对于先遣连事迹和精神的发掘传承从未中断过,在英雄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如今已经建成了进藏英雄先遣连纪念碑和纪念馆。
这是位于西藏阿里改则县先遣乡的进藏英雄先遣连纪念馆(2021年3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格桑朗杰 摄
讲述与传承、瞻仰与缅怀,每天都在这里发生。
无憾:人民无忧、山河无恙
先遣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进藏部队。
1950年9月9日,先遣连到达阿里改则境内,扎布村成为西藏第一个和平解放的地方,插上了五星红旗。
扎布村老人扎日向记者讲述先遣连的往事(2021年3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格桑朗杰 摄
白发苍苍的扎布村老人扎日向记者讲述先遣连的往事:“先遣连战士向我岳父买羊,我岳父要把羊送给他们,但他们坚决不同意,留下11块银元。”
驻扎后,战士们着重做群众工作。他们帮助群众放牧、救济贫苦牧民、免费给牧民看病,还帮助老百姓解决匪患问题。
从此之后,党的关怀走进牧民的帐篷里、心坎上,共产党的光辉形象屹立在雪域高原上。
1951年1月30日,先遣连被授予“进藏英雄先遣连”荣誉称号,为全连官兵各记大功一次。同年6月1日,相关部门追授李狄三“人民功臣”荣誉称号。
更重要的是,先遣连这种不怕苦不怕死、为国家和人民牺牲一切的精神,在高原生根发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这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留给藏西北的精神财富。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坚守高原的戍边英雄们深情的告白。
阿里狮泉河镇夜景(2018年10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贡觉群培摄)
“坚守在海拔5200米的地方,换取人民幸福安康。”这是把生命留在高原上的国家二级英模、阿里泉水湖警务站警官拉巴平措的朴素追求。
“奋斗在格桑花盛开的地方,让幸福的歌声飞遍雪域高原。”这是中国联通援藏干部武云鹏在日记中的真挚心声。
西藏阿里改则县日玛村村民央金在改则产业园蔬菜大棚展示收获的蔬菜(2021年3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田金文 摄
时代总有先遣和开拓者。一代又一代精神的传承,在高原上创造出发展的奇迹——
2020年,西藏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阿里地区全面告别绝对贫困,改则等7个县全部脱贫摘帽,139个贫困村(居)全部退出。两省三家央企对口支援阿里累计投入援藏资金39.61亿元,援助项目721个,来阿里支援人员超过2000人……
如今的扎麻芒堡,已经改名为先遣乡。乡党委书记张晶晶说,老百姓安居乐业,吃穿不愁,就学、医疗和养老有保障,幸福感满满。
西藏阿里地区一景(2018年9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英雄的血没有白流。
“在旧西藏,白天我要给庄园主看孩子、放牧,晚上和牛羊睡在一起,从没吃过一顿饱饭。现在吃得好、穿得好,还有自己的牛羊,生活的变化翻天覆地。”阿里地区改则县抢古村的翻身农奴桑巴感慨万千。
西藏阿里改则县改则镇日玛村一名少年牵马前行(2018年8月6日摄)。新华社发(蔡云锋 摄)
2019年9月,进藏英雄先遣连纪念馆在先遣乡开馆。在纪念馆出口处的留言簿上,一位叫旦增扎西的访客写道:先遣连英雄为国牺牲,可惜他们看不到今日团结、富裕、文明、幸福的新西藏,看不到美丽强盛的中国。
文字记者:沈虹冰、罗布次仁、翟永冠
参与采写:张兆基、格桑朗杰、田金文
视频记者:翟永冠、洛卓嘉措、格桑朗杰、田金文
新媒体编辑: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