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历史已经翻开新的一页。阿富汗塔利班明确承诺,将忘掉过去并集中精力重建国家。
△阿富汗塔利班进入首都喀布尔几天后,当地许多地区的生活已经恢复正常。
此时,这个在美国20年战争破坏下已满目疮痍的国家正迫切需要国际社会伸出援手。然而,不愿承认失败的美国显然不会让这一切顺利实现。
对阿富汗的新一轮“扼杀”
制裁阿富汗塔利班显然是美国在战败后的第二招棋,而配合制裁的则是阴险的“经济胁迫”。
在阿富汗塔利班接管喀布尔当天,美国政府就为切断塔利班的财源,迅速冻结了阿富汗中央银行存在美国的总额近95亿美元的国家外汇资产。这大约相当于阿富汗年度经济产出的三分之一。
△《华盛顿邮报》报道,拜登政府冻结了阿富汗的国家资产
被冻结的不只是阿富汗自己的资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规模数千亿美元的新一轮特别提款权(SDR)普遍分配方案本月23日生效。但在美国的阻挠下,阿富汗已注定无法得到自己为数不多的份额。
由于拜登政府施压,在塔利班接管喀布尔之后,IMF已表示,将阻止阿富汗动用约4.6亿美元SDR紧急货币储备。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在此经济困境下,阿富汗货币兑美元汇率暴跌,一度创下86阿富汗尼兑换1美元的历史新低。与此同时,阿富汗国内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价格飞涨,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冲击。
△当地时间8月25日,喀布尔民众在银行外排队取钱。
除了冻结阿富汗国家外汇资产和IMF紧急货币储备,美国还在加紧封堵阿富汗未来的经济出路,包括中断对阿富汗每年大约30亿美元的援助。这笔钱约占阿富汗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
在美国的示范和压力下,阿富汗经济严重依赖的外国援助面临“断供”危险。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在美国之后,北约也暂停了对阿富汗政府的援助,“没有转账,没有任何支持”。
△斯托尔滕贝格
此外,德国、瑞典、芬兰等国也在近期同时发声,宣布暂停向阿富汗提供发展援助。
冻结外汇储备、截断援助资金,让原本羸弱不堪的阿富汗经济和民生遭到进一步打击。用英国查塔姆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瓦苏基·沙斯特里的话说,“形势非常严峻,阿富汗人必须为迎来更艰难的生活做好准备”。
△瓦苏基·沙斯特里
美国这样搞了几十年,但结果……
如果说“没收”阿富汗资产是对阿的经济胁迫,明示盟友对阿“断供”是对盟友的政治胁迫,那么这两种手段都早已被“美式胁迫外交”用得炉火纯青。
事实上,“胁迫外交”(coercive diplomacy)这个词原本就是美国的“独家专利”。
△早在1971年,斯坦福大学教授亚历山大·乔治就与人合著《胁迫外交的限度》一书,首次提出“胁迫外交”的概念。这本书在概括当时美国对老挝、古巴、越南的政策后解释称,“胁迫外交”的核心就是美国借助其综合实力逼迫他国按照美方要求“做出改变”。
从美国的霸权主义本性看,可以说美国是最有实力也是最有意愿搞胁迫外交的国家。美国政府自己也从来不避讳使用“胁迫外交”一词,比如曾把1994年迫使海地军政府下台誉为“美国胁迫外交的范例”、在2003年将追加军费中的303亿美元明确列支为开展“胁迫外交”等等。
“胁迫外交”的第一块“试验田”就是拉美这个“美国后院”。就拿冻结外汇储备和阻止动用SDR来说,早在阿富汗之前,委内瑞拉就已经“领教”过了。
△美联社当时的相关报道截图
美国不仅对拉美国家大搞“胁迫外交”,对其他国家更没闲着。为了应对“潜在战略对手的挑战”,美国从敲边鼓到硬施压,在全球四处威逼利诱,甚至强行把自己的盟友绑上战车。
丹麦《政治报》今年早些时候披露,美国驻丹麦使馆曾要求该报说明是否使用了中国相关科技企业的电子设备,并威胁“如果拒绝提供有关信息或使用这些企业设备”,美使馆或将终止订阅该报。
对这一无理要求,丹麦《政治报》断然予以拒绝:“我们做不到,我们也不想这样做。”
△丹麦《政治报》网站报道截图
再比如“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美国一直向德国施压,试图胁迫其同自己一道制裁俄罗斯。但德国最终选择不按美国的步调行事。在德俄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北溪-2”项目目前已接近竣工。
△在德国总理默克尔日前对俄罗斯进行的任内最后一次访问中,俄总统普京向默克尔献上了鲜花。
无论美国愿不愿意承认,它几十年的“胁迫外交”多数都以失败告终。
早在2003年,美国布兰迪斯大学教授罗伯特·阿尔特等一些学者就研究了美国自冷战结束到2003年这12年里的“胁迫外交”案例,并写下《美国与胁迫外交》一书。阿尔特在书中指出,“胁迫外交”政策“失败多于成功”。
△《美国与胁迫外交》书籍封面
美国前副国务卿阿诺德·坎特也曾亲口承认,“胁迫外交”看似能够以低廉的代价实现重大战略目标,但其实很少有例子表明它真正有效。
△阿诺德·坎特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所指出的,当前阿富汗发生的事情清楚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美国所讲的规则,什么是美国所谓的秩序。
“美国可以肆意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军事干涉,而不必为这个国家的人民所遭受的苦难负责;美国可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而不必征求国际社会,哪怕是其盟国的意见;为了维护‘美国第一’,美国可以任意地抹黑、打压、胁迫、霸凌其他国家,而不必付出任何的代价,这就是美国想要的秩序。”
策划丨王坚
记者丨王雨芊
编辑丨朱宛玲
签审丨王坚
监制丨关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