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这是一次随时会被打断的晚餐。
不大的办公室摆着一张方桌,几把椅子,一排柜子隔出休息区。通往办公室的楼梯昏暗又狭小,这个只有三层的小楼和四周高大的建筑一比显得有些不起眼。这里是位于南京市第一医院的南京市急救中心城南分站,医生、护士、驾驶员、担架员四个人一组,下一次“呼叫”随时可能到来。
今年的9月11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急救日”,关注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科普之外,这群365天不停歇的专业“急救人”也值得被关注。
永远在一线
“我当过13年急诊科医生,在120工作也快17年了,一直在一线。” 南京市急救中心城南分站的医生徐谟强告诉记者,他们四人一组,每12小时一个班次,平均日出车次数在10趟以上,每个月出车500趟左右。就在上一个值班日,徐谟强所在的城南分站24小时内出车了17趟,算算时间几乎是没有空闲能坐下来吃一顿热乎的饭。
120调度指挥中心接到呼叫,调度员1分钟内根据指挥大屏就近派车,3分钟内120救护车必须出发,急救医生同时联系家属……急救的工作都以分秒计算。“我们接到电话,就像接到一个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无论在做什么必须放下手里的事马上出车。”
高空坠落、工地塌方、高楼失火……各类重大突发事件他们都在抢救现场;常见的交通事故、突发疾病、外伤也需要他们第一时间处理。“印象比较深的是,几年前曾有一位艾滋病人在社区内自残。”徐谟强回忆,到了现场患者仍持着剪刀情绪比较激动,他和警察一起安抚患者情绪,在患者放下剪刀后上前包扎伤口。“因为我们是医务人员,不能因为怕被传染就不工作了,还是要以患者为主。”徐谟强感慨,这也真实地映照着那句“医者,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一直在奔跑
话还没说完,徐谟强衣兜里的手机响了。不需要眼神交流,四个人从椅子上弹起来便往楼下跑。驾驶员杨峰迈着大步先冲了下去,徐谟强按照系统里收到的患者信息开始联系患者家属,护士李袁蓉抱起桌面上的平板电脑查看患者情况,担架员于长江则跟在后面锁上办公室的门。
“这里是120,我们来了,患者什么情况?”徐谟强脚底生风,但语气很让人安心,他一边朝车子跑去一边与家属沟通。没用上一分钟,大家都跳上了车,车门关上的瞬间车子就开了出去。
电话对面的女士摔伤了腿,左膝关节剧烈疼痛。“先不要挪动,等我们马上到。还摔倒其他地方了吗?”“有没有其他病史?”了解完患者情况后,徐谟强又在脑中“盘算”。“太平南路与马府街交叉口,前面左转,那条路不堵。”不用导航,徐谟强就是“活地图”,他在城南跑了7、8年,大部分小区和三甲医院的位置都牢牢印在脑袋里。
与此同时,车厢后面的于长江正在把氧气袋、担架、急救包都一一准备好。达到现场,车停下的一瞬间他就将急救所需的物品打开车门递了出去。徐谟强和李袁蓉拎着急救包向居民楼跑去,夜色里,只有他们身上反光背心的反光条在车灯的照射下闪闪发亮。
达到现场,房门口跌坐着一位女士,她满脸泪水无法移动。房间没有灯,一片黑暗,护士就拿着手电筒为医生照明。“是眩晕跌倒还是不小心跌下来的?”“最近在吃什么药吗?”“先帮你量一下血压。”徐谟强细致检查患者情况后,将伤处固定。四个人用担架艰难地把患者从狭窄的楼梯上抬了下来,再送到救护车上。“忍一下,马上到了。”听到患者哭喊,于长江不断安抚。
救护车呼啸着将患者送往附近医院急诊,再完成与急诊医生交接后,徐谟强几人又匆匆返回分站,等待下一次呼叫。
时刻准备着
急诊医生背后是一个科室、是一家医院,有各类药品和设备可依赖,而救护车其实就只有一医一护,和最必需的急救设备。紧急处理好病人后,几分钟内患者就被送到了医院,而后续这个患者病情如何,何时康复,急救人员多数不得而知。“不能全程参与病人的治疗,对一名医生来说,其实是一种缺憾。”徐谟强说,但急救的工作总要有人来做。
每一次出车,不分时间地点、不知道即将面临的是什么情况,更让这份工作显得不那么容易。但徐谟强说自己“习惯了”,也养成了他处变不惊的性格。其实当年刚开始从事急救工作的徐谟强也会面临晕车的困扰,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当时出车回来经常晕得想吐,后来才慢慢习惯。”
徐谟强常年保持着对手机呼叫的高度紧张,休息日也不敢让手机离身。睡觉的时候只要电话一响,他就会立刻惊醒“是不是又要出车?”也因为作息不规律,今年50多岁的徐谟强就有了高血压的“老毛病”。
因为以往和患者家属沟通时留下了电话,不少独居老人有时也会给徐谟强打来电话,咨询用药情况。只要不影响工作,他都会耐心解答。此外,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也一直被他放在心上。“专业急救人员有时‘鞭长莫及’,哪怕‘飞’过去也需要时间,而很多疾病需要急救‘黄金4分钟’。”徐谟强呼吁,每个人都应该多了解一些急救常识,学习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等简单易学又能在关键时刻救命的技能。
策划:任松筠 沈峥嵘 田梅
文字:蒋明睿
视频:王子杰 郑诚
特别鸣谢:南京市急救中心
(新华日报全媒体科教新闻部、交汇点首页编辑部联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