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一座城市的生活;中秋假期,又是一场疫情,让当地人匆匆结束了阖家团圆的欢聚,记者也见证了受两次疫情影响的城市——黑龙江省绥化市。
记者在八个月间两次“出征”绥化,观察并记录了这座城市的两次抗疫。
今年1月,绥化市望奎县数百例的确诊病例让这场“战疫”打得异常艰难,小城的隔离及救治能力有限,防控形势异常严峻。一座几十万人口的城市几乎变为“空城”:街道冷冷清清,信号灯全部变红,马路上偶尔开过一辆车,交警在每个路口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走在街上,两旁的居民楼里,常常能看到窗子里一张张望向大街的面孔。
9月27日,记者再次来到绥化市区。虽然因疫情防控,一些商铺暂时关闭,但街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向我们展示着活力。与年初疫情期间相比,给人更多的是有条不紊的安定感。
“绥化市交通便利,但在疫情之下,交通的便利也成了不利。”绥化市北林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赵立忠说,绥化市与省城距离近,市民与周边县市来往频繁,这对防疫是很不利的。
经历了望奎县那场疫情的淬炼,在本次疫情暴发之初,绥化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封锁确诊病例所在小区、将与确诊病例相关联的密接及次密接者全部进行集中隔离,全力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相较1月份,这次再来绥化采访,记者被当地人的自信深深感染了。从普通百姓到医护人员、机关干部,大家都对“抗疫”信心满满:望奎那次都挺过来了,这次也一定能战胜疫情!
在本次疫情中绥化市唯一一处中风险小区附近采访时,记者偶遇一位“老朋友”,隔着几十米,远远听到有人喊记者的名字。
穿过午后刺眼的阳光,记者认出这是年初采访过的孙立新,是那个在疫情深夜作为志愿者接送急诊病人的“摆渡人”之一。孙立新是绥化一个爱心志愿者服务队的分队队长。这次,他又一次站在中风险小区的门前值守,做好“摆渡人”,也当好“守门员”。
他向记者介绍了这次他们服务队所负责的工作,还指给我看远处一辆白色救援车辆,这是他们新添的车,一人一车一消毒,接送人更加安全专业了。
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下沉干部……记者采访发现,很多人都有抗疫经验,对于疫情防控的种种要求早已“轻车熟路”。
走过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采访过这个城市各个岗位的“战疫者”,看到了这个城市的严冬与初秋,经历了这个城市的寂静与喧嚣……相信这座城市一定能经受住疫情考验,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10月8日,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规定,经专家组综合评估研判,绥化市指挥部决定,自10月8日8时起,绥化市北林区鑫港湾小区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调整后,绥化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侯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