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近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人才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并作出重要部署,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擘画蓝图。
进一步凸显党管人才原则
体制顺,则人才聚。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出台,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人才活力进一步释放,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得到逐步疏通。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说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指导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他表示,当前,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科学技术革命正在到来,科研实力对国家的繁荣昌盛具有重大积极的意义。科研高地的基础就是人才。所以,要占领科研高地,就必须夯实人才基础。
“我们在看到改革成效的同时,也要注意到,人才制度改革是伴随着人才的不同发展阶段来深化的,永远不能停。”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全球化智库(CCG)学术委员会专家吴江说道,对比上一次在2010年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这次升级为“中央人才工作会议”,进一步凸显党管人才原则,从最高层面加强了党对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领导,从而进一步解决各地方、各部门之间工作统筹不力、集中不力的问题。
简放政权为人才松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用人单位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用不好授权、履责不到位的要问责。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
“用人单位可以说是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人才怎样用好,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吴江表示,人才制度改革要有含金量,核心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的问题。讲话中针对用人单位、用人主体提出的要求,直击问题靶心。尽管一些地方在人才管理体制上加大了改革力度,但当前我国人才管理的行政色彩根深蒂固,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用人单位如果仍用常态化的陈旧管理办法继续管理,必然会对改革形成阻力。
在竹立家看来,此次讲话有利于唤起全社会重视人才,尊重人才,让“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氛围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同时这也是人才机制顺利运行的奠基之石。
用不同的“尺子”去衡量
多年来,人才“评”和“用”的脱节被认为是职称制度中的一大弊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
“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问题恰恰就是大家所期盼解决的问题,或者是过去解决过程中存在阻力较大的问题。”吴江说道,人才制度的改革一定要以人为本。例如,有个别优秀的顶尖毕业生一毕业就被某些企业招录进公司,当了高级工程师,年薪百万,这在很多用人单位是很难实现的。他建议,对于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这些有条件的单位,政府要放心大胆地让他们自主评审,以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在评定方式上也可以更加灵活多样,用不同的“尺子”去衡量。
竹立家介绍说,以医生为例,现在职称考核采用的是“一锅端”的政策,这样对大医院大专家是相对有利的。但基层全科医生学习科研机会相对较少,不管是英语还是论文,越到高级职称越难。讲话中指出的“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正是切中要害、对策务实,能有效推动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给予更多有才之人更大的发挥空间和信心。
当前,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入关键期,抓改革就是抓发展,谋改革就是谋未来。随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各类人才将各显其能、各建其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