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球经济自进入四季度以来,受美国等发达国家紧缩预期的外溢影响,呈复苏乏力和震荡加剧的态势。中国经济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稳定有序,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速较去年平均值窄幅波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已初见成效。中国经济在双循环的发展架构下定力不变、复苏中呈可持续增长态势,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治理结构的改善提供了动力和活力。
全球收缩预期下的经济波动加剧
随着全球对美联储开启Taper预期的临近,各主流机构对全球经济的展望日趋谨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本月12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全球经济今年将呈复苏趋势,但随着新冠变异毒株迅速传播,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有可能持续,再加之通货膨胀、就业不畅、粮食安全等不确定性因素,全球复苏的态势将变缓,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较7月份预测值下调0.1个百分点达5.9%,2022年全球经济将继续缓退坡,经济增长率为4.9%。
实际上,疫情暴发后,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祭出前所未有的刺激政策,相关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恢复有一定贡献,但并未解决全球供应链趋紧而引发的增长放缓问题。发达国家面临复苏趋缓、价格指数高企、就业不足的局面,而新兴经济体则在毒株变异并快速传播后呈经济下滑、投资停滞、消费骤降、进出口回升乏力的状态。具体来看,IMF预计全年美国经济增长较7月下调1个百分点至6%,欧元区预计为5%,日本预计为2.4%,中国则将增长8%,继续领跑各主要经济体。
未来一段时间,预计全球经济波动将继续加剧,供应链受阻所引致的通胀将会持续,而原油和天然气价格高企,如果再伴随着工资上涨的预期,全球通胀预期魅影再现,经济合作组织在其展望报告中甚至预测,G20各主要经济体今年第四季度的平均通胀率将达到4.5%,其中1.5个百分点是由运输成本上升和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造成的。在经济预期不明朗的态势下,全球金融市场在三季度震荡加剧。美国、日韩、欧洲多国资本市场均呈震荡加剧态势,部分市场振幅超过10%,大宗商品受刺激政策收尾预期的影响,也呈阶段性调整态势。经济恢复放缓和通胀预期将可能导致金融市场波动加剧。
中国经济稳定复苏成为常态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823131亿元,经济同比增速达9.8%,两年平均增速为5.2%,在全球复苏放缓的背景下,第三季度增速有所降低,但仍处于经济恢复的轨道中,成为全球经济稳定的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4.9%,比上半年有所下降。这主要源于两方面原因。首先,受去年上半年低基数的影响,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呈较为明显的增长态势,而去年下半年,随着国内复工复产的有序进行,基数显著抬升。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速则与上半年相比呈“前高后低”的态势,但如果两年平均,则各季度波动不大,分别为一季度两年平均增长5.0%,二季度两年平均增长5.5%,三季度两年平均增长4.9%,数据虽有波动但总体趋稳。其次,三季度中国受到全球疫情蔓延、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国内部分地区遭遇洪涝灾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速受到一定影响,但相关指标仍处于合理区间。随着民生持续改善、经济结构转型稳步推进,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将持续提升,预计全年经济社会将稳定有序发展。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中国在后疫情时代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全球治理体系中,从防疫抗疫、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各领域为全球经济复苏起到了重要的贡献。
双循环格局下中国经济深度转型
目前全球经济复苏趋缓,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贸易摩擦导致壁垒抬升、供应链绷紧,全球政治经济风险敞口扩大。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核心目标下,经济发展需要以国内大市场为依托,以更深层次的改革来拉动经济增长,以更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来推动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中国要实现经济结构的深度转型,追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以更深层次的开放为抓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协同创新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
在双循环的基本架构下,中国应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实现扩大内需与创新发展的良好运行,也应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的基础上推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事业的良性循环,并最终实现社会发展与经济转型的相互促进,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