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强国背景下的人才战略
2021-11-10 08:01:00  来源:人民论坛网  
1
听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深刻把握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人才工作赋予的新使命新要求,是明确加快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思路举措根本的首要的问题。

从历史方位看,国家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更要发挥好人才资源第一资源的引领支撑作用。要强化人才引领发展的意识,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八个坚持”的规律性认识,牢固树立抓发展首先抓人才、抓好人才才能抓好发展的理念,把人才作为强国之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要优化人才引领发展的布局,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重点,加快调整人才地域与行业领域结构布局,促进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人才规模、质量和效能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要建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机制,将人才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等七大发展战略一体推进中优先推进人才战略,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以高素质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

从奋斗目标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人才工作坚持把“四个面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需要人才支撑,民族振兴需要人才担当,人民幸福需要人才保障。激励引导人才增强国家担当和社会责任,把聪明才智充分奉献给党和人民的崇高事业,是人才工作的责任和使命。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要增强忧患意识,加大自主培养力度,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打造一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凝聚智慧力量。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要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有力支撑。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要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整合优化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资源配置,培育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把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要聚焦重大疾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人口老龄化等重大民生问题,建立适应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一支保障当下、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医护人才、医疗科技人才和疾病研究人才队伍,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从战略安排看,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人才工作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扩大人才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充分彰显了我们党高远的历史站位和宽广的视野格局。从世界发展态势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所带来的商品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文化流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人才开放成为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关键要素。要牢固树立开放共赢的理念,把人才对外开放摆在推进国家对外开放的首要位置,推动人们在眼界上、思想上、知识上、技术上走向开放,通过学习和应用世界先进知识和技术,进而不断把整个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要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热忱欢迎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充分信任、放手使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支持我国科学家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为应对全球性挑战、完善国际创新治理体系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从根本动力看,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需要进一步加大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步伐,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人才发展的关键在体制机制,体制机制的活力来自改革创新。在前进的道路上,要以形成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为总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简政放权,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人才制度改革。要牢牢扭住激发创新活力这个关键,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完善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机制,让各类人才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出来。要健全完善青年人才发现机制,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实施定向、专项、稳定支持政策,适当延长考核评价周期,鼓励他们挑大梁、当主角,梯次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主力军。要极大增强人才自信和创新志气,大力弘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科学家精神,厚植人才家国情怀,砥砺人才胸怀“国之大者”,永葆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的价值追求;积极营造大胆创新、包容创新的科研生态,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科学家负责制,激励人才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

从政治保证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需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首要的一条,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管人才根本原则,不断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全面加强党对人才事业的领导。面向未来,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管人才原则贯穿于人才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确保人才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要健全人才领导体制,按照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平台作用,做好人才发展的宏观谋划和顶层设计,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要强化党管人才责任,坚持党委负责、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面推进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将人才政策落地、人才工作投入、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项目推进、人才环境优化等纳入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作为领导班子综合评价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加强人才法治保障,抓紧制定出台党的人才工作条例,把人才培养与开发、引进与流动、评价与激励、服务与保障等经过实践检验成熟的做法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为新时代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制度保障。要浓厚人才发展氛围,优化人才表彰奖励制度,持续培育、选树和宣传人才先进典型,讲好人才故事、讲好创新故事、讲好奉献故事,推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

从能力建设看,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需要全面考量、协调推进,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抓住关键、纲举目张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人才工作涉及面广、政治性、政策性强,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把握好推进的方向、力度和节奏。要坚持以高端引领实现整体开发,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发挥高端人才的骨干和核心作用,以“头雁效应”带动人才队伍素质整体跃升,同时又重视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使不同专业、不同职业、不同能力的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形成人才队伍比翼齐飞的雁阵格局。要坚持试点先行促进辐射带动,围绕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充分发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试验田作用,在人才薪酬、人才管理、人才激励模式和人才发展制度及机制创新方面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要坚持大力协同保障合力推进,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通过抓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努力克服各领域、各部门、各方面人才政策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现象,形成做好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持续加强人才工作者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能够把党和国家人才政策贯彻落实好的组织型人才,成为人才工作的行家里手和专家人才的知心人,以高效的组织协调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青海省专家人才联合会课题组成员:林元苍、聂广明、于春晖、于炳飞

标签:
责编:陈康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