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呵护“环境美”, 铺展美丽江苏锦绣画卷
2021-11-23 11:09:00  来源:交汇点  
1
听新闻

初冬时节,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运浦湾片区碧草如茵,太浦河河水清澈,一艘艘货船缓缓驶过。

很难想象,眼前的这片绿色廊道以前是码头和加工作坊。一条太浦河串联起苏浙沪三地,但因对水资源定位不同,三地长时间陷入水污染治理“各自为战”的困境之中。2019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实施,吴江、青浦、嘉善探索“协同治水”新模式,建立联合河长制,“三家人”变“一家人”,昔日的“工业锈带”摇身一变,成为“生活秀带”。

从示范区一隅,窥见的是全省环境面貌的改善。回望过去五年,我省环境美的特质更加鲜明,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8月召开的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宣布,通过不懈努力,我省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严重透支到局部改善,再到全面好转的历史性转变。发展路上,江苏绿意盎然。

秋末冬初,泗洪县临淮镇水杉进入最佳观赏期,色彩斑斓,如诗如画。 张连华 摄

环境全面好转,

“稀客”变成“常客”

近日,南通市鸟类爱好者在如东沿海首次发现野生斑鹭。北京、深圳、杭州、南京等地的爱鸟人士们连夜驱车、“打飞的”过来一睹其真容。

随着江苏沿江、沿海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珍稀濒危物种在我省沿海湿地和长江水体被观测到。仅南通一地,上半年先后观测到东方白鹳、长江江豚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白琵鹭、红隼、小鸦鹃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余种,发现本地新记录物种3种:索氏桃花水母、紫游螺、暗绿背鸬鹚。

“稀客”变“常客”,见证江苏生态环境全面好转。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2013年首次以全委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十三届江苏省委把“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列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六大目标”之一;2016年底,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启动实施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的“263”专项行动;2018年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1+3+7”污染防治攻坚作战体系,同年,在全国率先成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向污染宣战;去年,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专题部署美丽江苏建设,将其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今年5月召开的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江苏提出将在上海龙头带动下联手浙皖,全面加强生态环境联治共保,共同唱响新时代的“江南好”“太湖美”。

“去年,我省生态环境质量达到新世纪以来最好,在首轮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谈及生态环境的变化,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周富章报出的数字令人振奋——

全省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0.9%,优良天数比率81%;国考断面优Ⅲ比例87.5%,上升25.3个百分点,所有重点断面均消灭劣Ⅴ类;第三方调查的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率逐年上升,达93.3%。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江苏时,用“沧桑巨变”充分肯定南通长江生态环境整治成效。全省各地积极推进长江干流违法违规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累计腾退长江岸线60.3公里,岸线利用强度下降至37.9%,生态型岸线占比上升至62.1%,纳入国家考核的长江干流及保护区渔船100%完成退捕,渔民100%退捕上岸,生态保护与修复扎实推进。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孙光友 摄

城乡统筹协调

人居环境“各美其美”

从局部美到全域美、从外在美到内在美、从一时美到持久美,“新鱼米之乡”尽显宜居之美。

去年,南京PM2.5平均浓度绝对值和改善幅度均居全省第一,优良天数比率超额完成“十三五”省定目标,这对一个产业结构偏重的特大城市来说并不简单。

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处长周徐海说,2016年以来,南京全市财政累计投入12亿元,淘汰逾11万辆各种类型老旧机动车;协调城管部门加大道路冲洗、保洁的力度,机械化保洁车辆约有1900辆,其中大型雾炮车有100多台;除此之外,还加大对城市餐饮、汽修店的治理,加强秸秆焚烧监管。

地处南京主城核心区的秦淮区,美食遍布大街小巷。“川菜油烟大,过去常常被楼上居民投诉。”在瑞阳街上开川菜馆的刘年志说,2018年,在区里及社区的帮助下,他花了10万元安装高空排烟管,更换了大型油烟净化器,“现在楼上楼下关系很融洽,再也没有人投诉我了。”瑞阳街道老住户何宁生说:“在这条街道的餐饮油烟问题得到有效整治之前,我27年没有开过临街的窗户。现在整治好了,我能够开开窗、透透气了。”

美丽宜居,在于让城市乡村之间“各美其美”。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我省持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投入。2018年,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江苏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年、2020年省委十三届六次、八次全会分别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田园乡村建设作出专门部署。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牵头,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省乡村振兴工作组织领导体系,下设美丽宜居乡村工程建设推进小组。

“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曾是农村厕所留给人们的印象。在盐城市盐都区,实行改厕伊始,心存疑虑的村民们大多选择观望。区镇通过进村入户,将改厕政策方法公示上墙,让村干部先改,让示范村先做,以点带面改变群众认识、推广改厕经验。如今,厕所的变化让农民的生活更加卫生健康。

这样的变化,在江苏乡村比比皆是。2018年以来,我省紧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突出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建立完善问题处置、激励评估、调度销号等工作机制,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系统实施。目前,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超95%,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达74.6%,村庄环境整体干净整洁有序,三年行动圆满收官。

10月9日,南京市第十二届(森林)旅游登山节暨第二十一届“秋栖霞”红枫艺术节在栖霞山拉开帷幕。 蔡晖 摄

整治走向纵深

用创新为全国探路

鸢尾摇曳,白鹭低飞……泰兴经济开发区内80亩湿地风景如画。这是位于一座污水处理厂的生态安全缓冲区。

生态安全缓冲区是我省的政策创新,是我省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2019年3月,省政府与生态环境部签署《部省共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省合作框架协议》,江苏成为全国唯一的试点省。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上不断探索制度创新,充分体现了勇于探路的责任担当——在全国率先划定省级生态保护红线,配套出台监管考核和生态补偿办法;率先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发挥市场机制有效调配环境资源;率先推行水断面“双向”补偿,运用经济杠杆激发各地治污动力……

6月29日,洪泽湖住家船整治工程通过江苏宿迁、淮安两市政府的终验,实现“两年任务一年基本完成”,近两万住船渔民上岸安居,标志着洪泽湖“住家船时代”成为历史。

“没想到离开住家船后,在镇上能住到这么好的房子,环境比船上好太多了。”淮安市淮阴区高家堰镇的上岸渔民刘万学喜笑颜开,他即将搬进113平方米的新居。告别“靠水吃水”的日子,刘万学准备承包30亩地尝试虾稻共养。

去年初,省委省政府把洪泽湖住家船整治及渔民上岸安居工程,确定为全省遵循新发展理念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的重点任务之一,纳入省委省政府年度考核重点,并作为对设区市高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2020年9月,省政府要求洪泽湖住家船、餐饮船“两船”整治“两年任务一年基本完成”。

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内,大批丹顶鹤在觅食、嬉戏。 贾安东 顾继红 卢钰 摄

省水利厅生态河湖处处长张建华介绍说,洪泽湖全域退圩还湖,规划清退347平方公里圩区,恢复洪泽湖调蓄能力近7亿立方米。洪泽湖水环境质量逐渐好转,湖区26个重点断面平均水质达标率100%,泗洪洪泽湖自然保护区鸟类数量回升至208种。

江苏是河长制的发源地,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重大决策部署后,我省聚力打造“升级版”河湖长制,着力建设生态美丽河湖。省水利厅副厅长张劲松说,我省坚持党政主导,扎实推进河湖长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共同担任省总河长,发布打好“碧水保卫战”“河湖保护战”总河长令,并经常深入重要河湖巡查推动。

“江天一色无纤尘”,这是诗人张若虚笔下长江的美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水韵江苏正不断擦亮“颜值”,朝着成为展现美丽中国现实模样的新样板不断求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吴琼 王静

标签:
责编:戴雨扬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