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积极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2021-12-02 15:19:00  来源:光明日报  
1
听新闻

【科学随笔】

作者:万劲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科技工作和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明确了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组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从国际看,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从国内看,高质量发展最终要靠高质量人才。2020年,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509.2万人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技人才队伍,是培养造就“科技领军人才”和“战略科技人才”的基础。我国建设世界科学中心、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关键是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势,带动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潜力,提升体系化创新能力。

“战略科学家”和“战略科技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塔尖”。猛将必发于卒伍。科技人才的培育、成长、发现和使用有其规律,有广阔高原,才能隆起更多高峰。“战略科学家”和“战略科技人才”是在各团队持续攻坚克难的创新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能够准确研判国际国内科技发展趋势,切实发挥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作用,领衔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科学家就是“战略科学家”和“战略科技人才”。我国要在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涌现一批世界顶尖科技大师,产出一批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科学成果,在更多重要领域引领全球发展。

“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塔身”。随着科技发展的专业化和综合化、交叉性和融合性增强,科研活动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创新团队扁平化“金字塔结构”与分布式“网络结构”融合,人才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更加便捷,产生大量的创新和机会。数字时代的创新团队组织模式,既强调领导力和体系化组织,又尊重每个团队和个体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更重视构建“横向融合、纵向融通”的网络型创新生态,以实现“自组织”和“他组织”优势互补,这对创新团队负责人和首席科学家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水平创新团队一般由科技领军人才或战略科技人才领衔,是战略科技力量的“中坚”。我国加快建设世界科学中心、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强化战略导向,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努力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制高点。要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高效组织体系,改革创新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在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的实践中培养和涌现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要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稳定支持一批潜心钻研、协同攻关、学术民主、跨界协作的“高水平创新团队”。有意识地在“领军人才”中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和“战略科技人才”成长梯队。

“青年科技人才”和“一线创新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塔基”。自古英雄出少年。拥有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我国拥有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这是培养造就“青年科技人才”和“一线创新人才”的基础。早在1956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就指出,“对新生力量的培养,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新生力量的大量成长,要想迅速地大规模地发展科学事业,是不可能的”。“青年科技人才”和“一线创新人才”队伍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关键是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体制机制,为“科技创新主力军”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在实践中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才”。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02日16版)

标签:
责编:孟涛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