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1.5亿市场主体的分量
2021-12-23 10:10:0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1
听新闻

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基础细胞,其数量多少、活力高低、结构优劣以及成长快慢,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截至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1.5亿户,其中约有1亿户是近10年增加的,不仅为全国7亿多人就业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支撑,也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底气和韧性所在。

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赋予了广大市场主体新的使命担当,也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未来,我国经济稳健发展将为更多市场主体茁壮成长提供沃土。

新增1亿市场主体从何而来

市场主体有活力,市场经济就有动力。新增市场主体的大量涌现,反映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变化——

超过100万亿元经济总量、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超大规模市场,14亿多人口、4亿左右中等收入群体的强大内需市场,长期积累形成的丰厚物质基础以及完善的产业体系……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机,任何一个聪明的市场主体都不会拒绝。

不过,曾有一段时期,部分地方政府在行使职能过程中存在越位、缺位或不到位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主体积极性。这一问题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场力度空前的“放管服”改革在神州大地加快推进,并深刻影响着中国经济进程。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放管服”改革在简政放权中释放出了活力和动力,在创新监管中维护了公平和秩序,在优化服务中提升了便利和品质。

与此同时,以扩大有效供给、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为目标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市场主体的成长腾挪出新发展空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更多地发挥好市场主体的作用,通过更大力度的‘放水养鱼’,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通过改革明晰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稳定的发展预期激发出市场主体更多创造力。

一系列深化改革举措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个奇迹’,各类市场主体在稳定繁荣的市场环境中有期盼、信心足。”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杨长湧表示,当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态势没有改变,这将持续增强市场主体发展的信心。

10年新增1亿市场主体,来之不易却又是水到渠成。当前,在国内外严峻复杂形势下,广大市场主体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和考验。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

1.5亿市场主体带来什么

1.5亿市场主体,对于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与数以亿计市场主体的努力密不可分。它们的生动实践不断丰富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完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它们上天入地,敢为人先。“嫦娥”探月、“神舟”飞天、“北斗”指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一次次不可思议的托举;“蛟龙”入海,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历时10年,牵头完成了全球下潜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高铁动车已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批量制造能力,一列列“复兴号”成为飞驰的中国名片。

它们漂洋过海,举世瞩目。过去10年,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产生越来越多世界级企业。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中国大陆(含香港)上榜公司数量连续第二年居首,达到135家,比上一年增加11家。

它们惠及民生,润物无声。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快递员等就业新形态已成为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以美团为例,2021年上半年日均活跃骑手超过100万人,六成全职骑手月收入高于5000元。

1.5亿市场主体中,更有铺天盖地的“人间烟火”。截至10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超过1亿户。这些家门口的小面馆、理发店、小超市的经营者依靠勤劳致富,成为畅通消费的微循环通道。

脱贫攻坚中有市场主体的身影,民营企业贡献巨大。5年来,全国已有近11万家民营企业通过“万企帮万村”活动,带动和惠及1500余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世界好奇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创造一个个奇迹,这1.5亿市场主体就是其中一个答案。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劲动力

适逢伟大时代,市场主体大有可为。

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1.5亿市场主体是沙,凝心聚力就能积沙成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

着眼未来,企业家要积极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以及14亿多人口,为广大市场主体开拓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10年净增1亿市场主体,充分说明中国是投资和创业的热土,但也要看到,截至10月底,我国每千人企业数为33.5户,离发达国家水平(50户)还有不小距离。换言之,我国的企业数量还远远不够,还需激励更多市场主体投身经济活动,挖掘内需潜力,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的可持续发展。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还需要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客观上看,当前市场主体在创新创业和生产经营中还存在不少掣肘,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以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在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部署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旨在为全国营商环境建设作出示范。”杨长湧认为,随着政府治理效能的全面提升,市场主体活跃度和发展质量将显著提高,真正实现从“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向“青山常在、生机盎然”的转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顾阳 佘颖)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