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携手解码共同富裕——浙江衢州未来乡村试点建设情况调查
2022-01-13 13:39:00  来源:经济日报  
1
听新闻

未来乡村什么样?地处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的衢州市,或许可以让你看到一种可能。衢州2019年在全国率先启动未来乡村试点建设,围绕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依靠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通过造场景、造邻里、造产业,打造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诗意栖居地。如今,衢州紧紧围绕共同富裕这篇文章发力,乡村建设掀开新的一页。

走进浙江衢州衢江区莲花乡村国际未来社区,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机器人“小莲”正在与来往游客热情交流,幽默的回答引发阵阵笑声。在这里,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5G场景应用,融合古村、农耕、文创、康养等元素,孕育出家家和畅、处处智慧、人人幸福的田园图景。数字是未来乡村建设的引擎,莲花社区只是衢州未来乡村建设的一个小小缩影——围绕共同富裕这篇文章,衢州正在掀开乡村建设新的一页。

乡村治理嵌入“智慧脑”

“扫一扫‘门牌’,家里有哪些特色‘土货’一清二楚,方便游客购买,太智慧了。”莲花镇西山下村铺里村村民夏云龙告诉记者,家门口的“智慧门牌”可管用了,已有不少游客扫码下单购买了自家特色农产品。

目前,铺里村46户农户家门口都安装了“智慧门牌”,除了可以扫码购买“土货”,还会呈现门牌对应的地址、住户姓名、联系方式、垃圾分类等信息。“我们正在设置农户‘垃圾分类积分’,并准备纳入个人诚信体系考评中,有效推动未来社区环境治理及长效管理。”莲花镇相关负责人说。

新技术应用,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一旦下地干活儿心率高了,就歇一会儿;感觉不好,按一下红色按钮,家人与网格员就知道了。”铺里村老人叶洪祥告诉记者,手环共有两个按钮,红色为“一键呼”,长按3秒钟,5位紧急联系人与未来社区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另一个为“菜单切换”,可以随时查看心率、血压等情况。

在龙游县溪口未来乡村,看书、吃饭、进出无人超市均能刷脸搞定,云端“大脑”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家园管理。在詹家镇浦山村民族未来乡村,数字化管理与村民生活紧密相关,智慧路灯、智慧医疗、智慧家居等便民服务一应俱全。

数字,正在改变衢州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治理形态。

“翻耕土地种植旱作物、除草……”近日,柯城区万田乡王家村村民王正云打开手机,通过微信登录“村级务工智慧监管平台”小程序,查看到自己的务工任务已完成,不仅受到派工人员在线好评,实时统计的务工费用也已生成。

“过去为防止村级‘微腐败’,村里务工要手写派单,经村党支部书记签字,并在村公示栏公示以后,再发到乡纪委审核。一旦遇到村党支部书记出差,务工派单流程就会延后,延误务工。”王家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正祥说。

如今,务工流程“上网”,全程留痕留迹。王家村一半以上村民通过微信在“村级务工智慧监管平台”小程序上申请务工,同时录入姓名、身份证、手机号和银行卡号。近日,王家村村两委通过平台发布务工信息:村集体要耕种80亩地,需要150工,务工费100元一天。务工信息一推出,村民们纷纷在线申请,平台很快完成派工,并实时审核,全程公开、快速。

“将项目管理纳入数字化治理中,套上监管‘紧箍咒’,捂紧村集体‘钱袋子’。”万田乡党委书记郑讯舟告诉记者。

“下一步,衢州将牢牢把握未来社区的家园属性、民生属性、普惠属性,瞄准群众所需,迭代完善场景化应用,让乡村生活更智慧、更便捷。”衢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支画笔”绘出致富路

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被誉为“全国十大农民画村”之一。这个800多人的小山村,参与农民画创作的村民达300多人。走进村里,宛如身临“十里画廊”。

“农民画是余东乡村未来社区最大的特点。”余东村党支部书记余斌说,建设未来乡村以来,他们先后建起社区服务中心、共享食堂、共享图书馆等基础设施以及中国乡村美术馆、“南孔文创”等特色场景,不断做大做美这幅“余东农民画”。

“我们‘白天扛锄头,晚上提笔头’,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创作,画出了一道特别的风景。”农民余云梅通过画墙画,一年收入10余万元,政府提供绘画稿费和获奖奖励,年末还有村集体收入分红。

在余东,画和未来两大元素紧密融合,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优美画卷正徐徐铺开。

余东村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模式,一方面深挖农民画特色,与外界合作开发农民画丝巾、农民画壁纸等,另一方面通过“国际艺术地球村”项目招引美术界、文艺界专家作为“未来村民”,并与国内知名美术院校合作,共同打造未来乡村。

由老房子微改造而成的“南孔文创”,为村里带来多元化业态,消费者既可在这品尝咖啡,也可付出材料成本费,挥毫作画,学做陶瓷。目前,“南孔文创”已带动陶瓷、丝巾等文创衍生品销售10多万元。2021年6月,“南孔文创”开设了余味西东周末市集,设置30个摊位面向村民开放经营,不少村民在市集上卖起了妈妈饼、油炸馃等美食和香包、竹编等手工艺品。

余东农民画实现了从卖画到卖版权、卖文创,也带动了研学游、餐饮、民宿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村里新建了中国乡村美术馆,原有的老房子被改造成咖啡屋、农耕馆、竹编馆。游客多了,“原乡人”陈堂珠把自家开成了农家乐,“2021年端午来余东村赏农民画、看风景的游客特别多,3天收益近2万元”。

数据显示,2021年端午小长假期间,有1.5万名游客到余东村游玩,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收入近20万元,农民画文创产品更是热销。

为了充分发挥村民特长,余东未来乡村还形成产业联盟抱团式发展,让农户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沟溪乡党委书记陈建锋介绍,目前已有24家不同业态的主体入驻未来乡村,相应成立了农民画发展有限公司、余东研学旅游公司、民宿联盟、水果专业合作社、“一米菜园”等8家产业联盟,探索“企业+集体+农户”不同模式运营。

共建共享共富,是未来乡村建设的初衷。走进余东未来乡村的“妈妈味道”餐馆,店主肖美仙直赞政府好,“村里为鼓励我们创业,房租、装修费用都免了,烧的荤菜由村‘十大碗’土灶头餐店下单,烧好送去即可,啥都不用愁”。

肖美仙说的“十大碗”,源于2020年3月的一场擂台赛。乡村未来社区建设之初,餐饮业是重要的服务配套。为激励村民参与经营,村里用先行收储的农房招租,并承诺头两年免租金;同时下发“英雄帖”,让烧得一手好菜的农户报名参赛。最终,村里把得奖的10多个菜肴统一冠名为“十大碗”品牌,村集体的“十大碗”土灶头餐店也开张营业。

肖美仙烧的“浓汤鱼头”获得一等奖。“饭店只烧青菜和售卖酒水,顾客可自助炒菜,所有荤菜均来自各农户家烧的‘十大碗’。只要有顾客点餐,一个电话或微信下单给农户,烧好送来即可。”肖美仙说,她的“妈妈味道”餐馆2021年4月开始营业,除满足订单送菜外,店里的经营品种越来越丰富,生意好时一天有10多桌。

“村集体搭台,让农户都来唱戏。”陈建锋说,为拓宽村民就业门路,余东村组织成立了就业联盟,“就业管家”根据各场所用工需求,将闲置劳动力统筹调剂安排,实现多渠道就业,多份工作收入。目前,“十大碗”联盟已有12户农户,已为他们增加上万元收入。

“三乡人”共建未来村

未来乡村怎么建?衢州市委书记汤飞帆表示,“各类人才是乡村发展的主体,只有激活原乡人、吸引归乡人、引进新乡人,乡村才会有无尽活力。”

最近,在开化县音坑乡下淤乡村未来社区,15位“新乡人”拿到了“荣誉新乡人”证书。“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很适合从事文化艺术交流。”陈进是位艺术家,长期在北京从事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作为“新乡人”,他与其他4位艺术家已经入驻,并定期开展艺术创作、产业孵化和美育培训。

陈进的创作空间,位于下淤“霞洲艺术村”。这些年,下淤村先后有偿收储了36栋村民的土木结构老屋,以“微改造”方式打造了一栋栋既充满田园野趣,又不失现代气息的建筑,并专门命名为“霞洲艺术村”。

“我们还与20余位艺术家签订了入驻意向书,同步改造了8至10栋房屋,持续植入高品质文化艺术品牌内涵,在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进一步激活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音坑乡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外来艺术家、文创人员等“新村民”,焕然一新的下淤还吸引了外出村民返乡创业,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

叶佐平早年在外地从事装修行业,7年前,他回村开起农家乐“隐秀”。“2021年利润突破百万元。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好,医疗、教育等也越来越有保障,谁不希望在家人身边呢?”叶佐平说。

共同富裕最终需要人才支撑。为吸引更多人才集聚,当地构建了“科技、资金进村”“青年、乡贤回村”的“两进两回”机制,制定了“艺创小镇”人才引进专项政策。目前,170位原乡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90位乡贤村民回乡创业就业。

行走在下淤村,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艺创花街中的非遗文化展示馆、开化砚馆、艺术家会客厅……计划总投资8000余万元,31个涵盖艺创空间、两山展示、智慧服务、党建治理的项目正加速推进。

据统计,2020年,下淤村共接待游客4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360万元;村集体全年经营性收入达300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3.3万元,超过浙江省农村居民平均水平。

“蛋糕”不仅要做得大,更要分得好。在下淤水畔绿道骑行,是最受游客青睐的项目之一。“一早上就租了30辆车。”今年70岁的村民叶卫洪是下淤村观光自行车的项目合伙人之一,他告诉记者,随着下淤未来乡村深入建设,游客数量增长显著,收入也不断提高。

“早些年,观光自行车曾出现经营主体过多、竞争混乱等问题。2015年,村里将经营权招标,由一个主体统一经营,每年上缴村集体租金。”下淤村党支部书记叶志廷说,集体经济的账阳光透明了,村民也相信“一碗水”端平了。

经过10余年的实践,下淤探索出一套特有的共同富裕机制:在衢州市率先实施村集体项目“三议三公示”;探索总结“确权不确地”改革经验,进一步壮大村集体资产,提升村民收入水平;探索碳汇质押贷款和山水林田湖草、房村景路资源融资贷款等共富模式……

随着未来乡村建设持续推进,下淤村逐渐成为区域共同富裕的“火车头”。依托下淤,开化县成立“泛下淤”未来乡村联盟。七村结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共建开化县金溪画廊诗画风光带金溪桃韵示范段。“2021年,这7个村总体旅游人次与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0%。”开化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经济日报记者 黄 平)

标签:
责编:路航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