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1月21日讯(记者 董家朋) 首都体育馆修建于1968年,在建成后的54年时间里,从中国冰球队的历史性突破到北京夏季奥运会的排球主赛场,首都体育馆见证了中国体育壮大和许多历史性时刻。现在,这座老场馆再度转换身份,将承担北京2022年冬奥会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两项比赛任务。首都体育馆通过采用最新的声光电技术,打造“最美的冰”来迎接北京冬奥会。
首都体育馆赛场 中国经济网 席田亮/摄
首都体育馆是国内第一座人工室内冰场,在赛时,首都体育馆将承担冬奥会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两大项目,为了满足比赛训练需求,首都体育馆进行了大规模改扩建。此次改造秉承“传承保护、绿色科技”的理念,充分传承与利用现有场馆的设施,保留着首都体育馆作为区域标志性建筑的风采。首都体育馆内部增加了制冰功能,建设有一块多功能转换的标准冰场,可满足赛时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比赛需求。首都体育馆采用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制冰系统换热效率更高,冰表面温差不超过0.5℃,从而更快、更有效的满足场地转换的要求。
作为在同一个场地举办两个冰上项目的场馆,首都体育馆的冰面需要满足花样滑雪和短道速滑的冰面要求,是唯一一个需要在同一天内转换场地的场馆。花样滑冰需要运动员通过冰刀在冰面上划出图形,并表演跳跃、旋转等高难度动作,裁判将按照动作的质量与艺术性表现进行综合评分。花样滑冰要求的制冰温度在-3到-4摄氏度,过冷容易碾崩,过热则会影响运动员起跳。短道速滑是在长度较短的跑道上进行的冰上竞速运动。短道速滑对制冰温度需要-6到-7摄氏度,较硬的冰面可以给冰刀更好的力度支持。
首都体育馆看台席 中国经济网 席田亮/摄
北京冬奥会期间在首都体育馆将产生14枚金牌。为了打造“最美的冰”,首都体育馆采用了最新的声光电技术,在场馆顶部,首都体育馆用铝合金框架结构悬挂了36个37平方米的网格膜,从而形成一个1332平方米的巨型投影屏幕。同时,在场地四角分别布设激光投影仪,将灯光、画面投影至场馆顶部的屏幕,配合场馆的声光电技术,为运动员和观众们呈现梦境般的竞赛体验和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