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晨曦 陶相安 李 洋
北京市民刘女士用手机登录“北京2022云展厅”,了解冬奥历史,参与抽奖互动,还为她心仪品牌的云展厅投票。
近日上线的“北京2022云展厅”是奥运史上首个云上展厅,旨在打造公众与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线上沟通和互动的乐园。与此同时,它还是一座文化的桥梁,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参与者感受到奥林匹克文化的魅力。短短几天,参与投票的人数已超10万。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奥林匹克宣言》中指出:“奥林匹克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种源于内心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近距离感受冰雪运动魅力
1月27日,冬奥线上观光活动专题介绍了北京市珐琅厂,讲解员向中外参与者讲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的制作工艺。
在观光过程中,一件名为“冬奥五环珐琅尊”的冬奥特许商品格外引人关注,其造型设计灵感源于奥运五环标志,5种底色取自奥运五环的颜色;器型似竹,有“节节高”之意;盖子上的“冬奥图卷”繁复精细,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场馆“鸟巢”,竞赛场馆“冰立方”,天坛以及张家口的大境门均有体现。
冬奥五环珐琅尊只是冬奥特许商品成为传播冬奥文化载体的一例。在16类5000余种冬奥特许商品的设计、研发中,弘扬中国文化的理念贯穿始终,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大众参与冬奥的热情,还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在冬奥筹办过程中,中国文化的魅力无处不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火炬、吉祥物、体育图标、奖牌和色彩系统等一系列冬奥形象标识,突出冰雪主题、彰显中国特色。
已经开门迎客的冬奥村和主媒体中心中,贴春联、挂灯笼,年味十足。北京冬奥会开幕恰逢中国虎年春节,这为本届冬奥会带来不同寻常的东西方文明融合的多彩体验,并借助奥林匹克的平台,再次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
赛场之外,“一起向未来 冰雪过大年”活动举办得有声有色。北京什刹海冰场专门设立了冰雪互动区,参与者可以亲身体验冰蹴球、冰木射、打冰尜、冰上龙舟等民俗活动,近距离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
让冰雪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
日前,冰舞剧《木兰》在北京上演,35名古装打扮的花滑小将随音乐翩翩起舞,参演的演员平均年龄只有13岁。
冬奥会女子单人滑铜牌得主陈露受邀担任冰舞剧总导演,孩子们的全情投入让她感动,“这些孩子从最初简单的滑行、旋转,到现在拥有两周跳的能力,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体育的独特魅力。他们不仅能够体会到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还能懂得如何在困境中迎接挑战、如何通过艰苦的付出实现梦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通过冰雪运动爱上体育,并参与到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中。2020年5月15日,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计划》,明确“将奥林匹克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增进青少年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提出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模式”的具体任务。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累计达835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达2062所,冰雪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作为双奥之城,北京市多次在“鸟巢”、故宫博物院、中华世纪坛、颐和园等地举办奥运文化主题展览等,宣传北京双奥文化遗产,普及奥林匹克知识,自2018年起已连续举办了多届中小学生冬奥知识竞赛。2020年,826所学校超过39万名中小学生参与活动。张家口市利用奥林匹克会旗巡展契机,在72所中小学开展了奥林匹克知识教育主题活动,覆盖师生12万余人。
全面促进社区文化建设
全球首个“双奥社区”日前正式落地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街道。同一天,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雕像在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公园揭幕,与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在2008年设置的顾拜旦、萨马兰奇、罗格3座雕像一同构成了“奥林匹克人物组雕”。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东四街道是远近闻名的奥林匹克社区,开启了奥林匹克精神融入社区文化建设的序幕。
2019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广宁街道高井路社区成为北京首个冬奥社区。冬奥社区秉承“冬奥让城市更美好”的理念,整体推动辖区环境、生态、交通、冰雪文化等各项建设,先后聘任3名冬奥运动员担任“冬奥社区轮值长”。中国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赵楠楠、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冠军李妮娜、短道速滑名将李佳军等的加入,带动和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社区内的文化健身广场升级为冬奥广场,成为居民参与奥运、共享奥运的公共文化平台。
根据《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文化遗产报告(2022)》提供的数据,截至2021年年底,各地已建设冬奥文化广场43个,遍布19个省份。赛后它们将作为城市文化广场继续使用,为市民开展健身和文化休闲活动提供服务,持续宣传奥林匹克精神、推广冰雪运动。
“北京2022冬奥文化全球行”“中国红·点亮2022”等一系列国际交流和海外文化活动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外文化体育交流,增进了海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2021年12月在张家口举行的“相约北京”系列测试赛期间,芬兰选手拉斯马斯在互联网上分享了一段视频,当地周到的服务和完善的设施引来了无数网友的赞叹:“我为冬奥村能提供如此便利高效的服务而感到高兴”“迫不及待要在电视上看冬奥会转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