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人民体谈:北京冬奥遗产案例 必将成为可借鉴的精神财富
2022-02-14 11:16:0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作者:罗敏萱  
1
听新闻

2月11日,北京冬奥组委官方网站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案例报告集(2022)》,报告集共收录了44个遗产故事,详细介绍了北京冬奥会筹办以来的遗产情况。

北京2022年冬奥会是一届从筹办之初就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奥运会,在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和区域发展等七大领域创造形成了丰厚的冬奥遗产。《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案例报告集(2022)》总结提炼了冰雪运动普及发展、冬奥场馆、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城市更新、区域协同、文化传播、奥林匹克教育、志愿服务、包容性社会建设等多方面的亮点成果。

事实上,作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冬奥遗产本身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遗产的再利用。遗产不仅仅关乎场馆,更重要的是让人们长期受益。北京冬奥会像是加速器,大大加速了三个赛区的发展。北京积极践行“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创造性做法贡献了一大批具体而鲜活的亮点遗产案例,为世界各国办好奥运会提供了中国经验。

坚持实用实效,强化功能拓展。办好奥运会,实现奥运遗产价值最大化,需要主办城市因地制宜,兼顾赛时需要和赛后利用。2022北京冬奥会最大程度使用了2008年的场馆遗产,把原来夏季的体育功能扩展到冬季的体育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场馆功能的多元性。同时这些利用和改造,并不是简单的功能转换,而是具备冬夏项目双向转化能力。比如,“冰立方”场馆可以实现“水冰转换”。场馆的利用,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原有功能上进行拓展,充分考虑场馆赛后全民运动的普及提高功能,突出群众参与等元素,这也是奥运遗产规划的一项启示。

践行绿色环保,体现可持续发展。北京冬奥会新建雪上赛区,集中在延庆与张家口。从设计到建造,北京冬奥会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护与场馆建设统筹规划,守护了赛区的绿水青山。同时,北京赛区冰上场馆的建设使用了环保型制冷和制冰系统,优化了原有设施和制冰设施,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的标准,并利用先进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契合原有地形,实现建筑与自然景观有机融合,降低场馆建设运行给环境、人员带来的不利影响,体现出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融入文化元素,回归以人为本。奥运遗产旨在为人类创造长久的价值,这不仅指有形的、可触的奥运场馆设施,更重要的是无形的遗产。奥运会是体育和文化共同的盛会,是向全世界展示本国文化的契机。北京冬奥会的各个环节无不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承载中华文化的内涵,深刻挖掘文化元素,体现其艺术性内涵和文化底蕴,以奥运会为窗口展现本国文化的魅力。另外,奥运会还是全民狂欢的体育盛宴。北京冬奥会带动“3亿中国人参与冰雪运动”,实现了全民健身的大目标,这也是北京冬奥会留给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遗产。

北京冬奥遗产案例成果凝聚了千万个冬奥建设者的智慧和心血,开拓了世界冰雪运动的新纪元,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烙下了中国印记,贡献了中国方案。

标签:
责编:路航 易保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