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题:明月谁知千里共 华灯同照万人来——当奥林匹克遇上中国传统佳节
新华社记者岳冉冉、王子铭、王沁鸥
当虎年春节邂逅冰雪冬奥,奥林匹克史册再次镌刻下中国印记。
立春,北京冬奥开幕夜。元宵,所有赛程已过半。这个春节,世界感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这个冬奥,人们走上了“美美与共”的文明互鉴之桥。当“中国红”与“冰雪白”成为天作之合,各队健儿在“一起向未来”的愿景中,诠释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
2月15日元宵佳节,一轮圆月映照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顺天时
大年初四,立春日。国家体育场“鸟巢”上空绽放出五环焰火,中国气韵惊艳世界。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灯笼、汤圆、金“福”字,北京冬奥会的三赛区,年味一直延续。三个冬奥村春联盈门、红灯高挂,餐厅中,洁白如玉的汤圆、热腾腾的饺子,年味拉满。
图为延庆冬奥村庆祝元宵节。新华社发。
这个春节的主旋律是激情澎湃的赛事。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首次实现“全项目参赛”,其中35个小项是首次站上冬奥舞台。截至目前,中国代表团本届冬奥会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创历史新高。数不清的“第一次”、一系列的“历史最佳成绩”,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选手的风采与努力。
大年初五,“王牌之师”短道速滑拿下混合团体接力首金。
大年初七,任子威和李文龙包揽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冠亚军。
大年初八,谷爱凌逆转摘得冬奥历史上首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
正月十二,高亭宇打破奥运纪录加冕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飞人”。
正月十四,元宵节前夜,31岁的冬奥会“四朝元老”徐梦桃在夺得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金牌后高喊:“我们赢了,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正月十五,第六金!苏翊鸣夺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金牌,中国创冬奥历史最佳战绩!
2月15日,中国选手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夺得金牌。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除了精彩纷呈的赛事,“吃好”也是这个春节头等大事。饺子、包子、元宵……不仅满足了运动员味蕾,更洋溢出中国年的甜蜜。
美国单板滑雪选手茱莉亚马里诺被饺子圈粉:“冬奥会以来,我已吃了200个饺子。”而她的队友特莎莫德更是吃出了境界,“饺子需要搭配乌冬面,”她的视频中出过镜的还有:江米条、宫保鸡丁、葱油饼……
饺子有粉丝,包子也有代言。马耳他单板滑雪运动员珍妮丝斯皮泰里三餐必有豆包,甚至装着半个豆包参赛,在等待首轮分数时,没忘来上一口。
谷爱凌夺金后心心念念的也是吃:“过年期间,饺子吃得挺多,北京烤鸭还没吃到。”在14日的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资格赛间隙,她啃起了韭菜盒子。
2月14日,谷爱凌在比赛后吃韭菜盒子。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美食与美好皆不可负。舌尖上的年味背后,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掌地利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侧,国家速滑馆流光溢彩,22条“丝带”盈盈欲舞,冰雪元素与“谁持彩练当空舞”的诗情画意完美融合。
在“冰丝带”的前八个比赛日,多个奥运会纪录、一个世界纪录被打破。2月8日,速滑男子1500米,三分钟内,奥运会纪录被两次刷新。亚军克罗尔对“冰丝带”赞不绝口:“这里就像我的主场。”冠军努伊斯更是激动:“我们所有运动员都能在这做到最好!”
“冰丝带”不仅成为外国选手“福地”,更记录了中国选手“奇迹”。
34秒32,破奥运会纪录,高亭宇在2月12日一战惊世,斩获中国男子速度滑冰冬奥会首金。当晚,“冰丝带”变身“金色带”,场馆外墙裹上了金色灯光。
2月12日,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中国选手高亭宇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武巍摄
“最快的冰”只是“地利”之一,伴随着中国年的福气,一个个充满中国风的赛场,也成为运动员福地。
“雪长城”赛道见识了苏翊鸣1800度动作的惊艳。“雪飞天”见证了谷爱凌身着龙服翱翔。在寓意吉祥的“雪如意”,斯洛文尼亚选手乌尔萨博加塔伊创造了该队跳台滑雪项目的历史;在代表速度与激情的“雪游龙”上,雪车雪橇选手奋勇逐梦……
恰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言,冬奥与春节是完美组合。在寓意虎虎生威、生龙活虎、气吞万里的壬寅虎年,二者的相逢已经成就了一段特别缘分。
春节前夕,市民在北京前门大街观赏春节和冬奥主题景观灯。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缘分何止赛场,在北京这座“双奥之城”,同样交织着“中国红”与“冰雪白”。3处标志性景观、10个主题花坛、385处景观小品,令春节的北京格外生动。
盛会遇佳节,国人纷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激情。除了在同一时间,面对屏幕,为中国健儿加油外,“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潮也在春节涌动在神州大地。
享人和
当春节与冬奥相遇,世界更加感受到中国“和”文化的魅力。
“中国文化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人的温暖。”黎巴嫩运动员玛农乌艾斯动情地说。几天前,她的行李意外丢失,不到24小时,完璧归赵。
乌艾斯是黎巴嫩代表团唯一的女运动员。抵达北京当天,她的包忘在了机场。郭悦是冬奥组委为黎巴嫩代表团配的助理,收到了乌艾斯求助。她连夜寻找,次日凌晨,物归原主。两个女孩就此结缘。
8日,乌艾斯完成了高山滑雪女子回转比赛,最终位列第46名,但她仍然激动地奔向郭悦,两人紧紧相拥。“我希望能用完赛,让世界知道,黎巴嫩不是只有战争和贫穷,我们也可以上场比赛,谢谢中国人民带给我的温暖!”
这是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赞美。当“协和万邦、和而不同、人心和善”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团结友爱、公平竞争、相互理解”的奥林匹克理想共鸣,人类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愿景正在冬奥会舞台实现。
疫情下,如期举行的北京冬奥会,让一个个闪光的故事得以发生,让运动员追梦的脚步不被辜负,让隧道尽头的光依然明亮。
两年前,美国选手汉娜因车祸躺在病床,生死未卜,凭着顽强的意志与刻苦训练,汉娜不仅重新学会了走路,还重返冬奥赛场。速滑女子3000米,全场观众为倒数第一的克劳迪娅鼓掌,49岁的八届奥运“元老”站上冰面,就是传奇。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后,谷爱凌和铜牌得主,一同擦去了银牌选手苔丝的眼泪,三个女孩既是对手,也是一起挑战人类极限的战友……
2月8日,谷爱凌(右)和瑞士选手玛蒂尔德格雷莫德(左)在比赛后安慰法国选手苔丝勒德。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体育一定是用来团结人们的,而不是分裂我们的。”谷爱凌说出了所有奥林匹克事业参与者和支持者的心声。
在延庆高山滑雪媒体工作间,奥地利记者耶奥格请志愿者帮忙,用中文演唱一曲《生日歌》,他录下视频,发给了过12岁生日的儿子。“感谢北京!中国,让奥林匹克盛会呈现出了最好的样子!”
“和”文化在此刻,与奥林匹克精神如此相汇相融,熠熠生辉。(参与记者:黄垚、郑直、李典、李琳海、张骁、夏子麟、何磊静、张逸飞、王君宝、吴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