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对实现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0年底,作为江苏省3个试点之一、常州市唯一,武进区率先启动环太湖地区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建设。目前,武进区已陆续建设1个有机肥中心、1个农牧结合利用基地、1个藻泥资源化利用站、1个厨余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工厂等9大工程项目及1个园林废弃物“收—储—运—用—回”体系,基本形成环太湖地区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武进模式”,试点建设成效显著。
“我区的城乡有机废弃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厨余废弃物、秸秆、尾菜、藻泥、污泥、淤泥、园林废弃物等。”武进区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庄敏介绍,以循环利用代替污染治理,以资源再生代替处理排放,经过系统建设,这些“废物”也能变成“宝物”,资源回收利用的同时更能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丰收。
位于武进区洛阳镇的常州市天绿生态有机肥有限公司一期项目运行效果良好。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个白色大棚里,畜禽粪便、藻泥、园林绿化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被碾碎混合,静静地等待发酵,摇身一变成为珍贵的有机肥。据了解,该公司可处置利用废弃菌菇包、园林绿化废弃物、林果树枝、畜禽粪便、藻泥、秸秆等,年处置能力达8万吨,可制备有机肥5万吨。
武进区园林绿化垃圾处置中心则主要处置乔灌木修剪物以及草坪修剪后的草屑、枯枝、杂草、残花、落叶等。伴随着机器启动,一车车树枝、落叶等园林绿化垃圾被粉碎,再采用无害化处理方式,加入发酵剂进行堆肥处理。经过处理的枯枝败叶变成有机肥,重新投入园林绿化中,用于绿地土壤结构的改良和花卉生产等。据了解,这是常州市处置能力最强的园林绿化垃圾处置中心,年处置量约2万吨。“原先,垃圾场不愿接收这些废弃物,也不能焚烧处理,只能送给农民当柴火或运至偏远区域填埋,既对环境造成污染,也造成了可利用再生资源的浪费。”庄敏介绍,经过一道道工序加持,这些天然的植物资源实现了循环再利用。
在武进,蓝藻也早已实现100%资源化利用。2008年以来,武进区始终坚持统筹规划,将蓝藻的“打捞—运输—处置—资源化利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实施,率先实现蓝藻资源化利用率100%。生产出来的藻泥有机肥,被武进区农业服务站推广到蔬菜、林果、苗木、茶叶等种植领域,形成从船头到田头的太湖蓝藻处置生态循环利用闭环体系。为呼吁广大农户积极使用,我区还对使用藻泥有机肥的农户实行有机肥优惠补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做到变废为宝,让有机物循环综合利用,是近年来国家倡导的发展方向。“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完善处理利用体系,有效整合资源,争取到2023年,基本完成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建设任务,到2025年达到较高水平,在提升太湖水体质量、推动区域农业绿色生产等方面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并在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上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提供示范。”庄敏表示。(吴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