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坚持胸怀天下:百年大党的使命与担当
2022-02-24 17:40:00  来源:党建网  
1
听新闻

李晓东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坚持胸怀天下”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彰显了百年大党的大格局、大胸怀、大担当。一百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共产党都始终坚持胸怀天下,坚定不移把崇高理想付诸实践,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我们要科学认识和把握“坚持胸怀天下”的丰富内涵,不断凝聚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坚持胸怀天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觉追求

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因利益而结成的政党,而是以共同理想信念组织起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大党担当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一百年来,正是有这样的理想信念支撑,我们党才能够顽强奋斗、攻坚克难,经受住各种考验,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从“无非一念救苍生”的坚韧决绝,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真切告白,无不生动彰显了共产党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惜“背负万石之任、肩扛千斤之责”的强烈担当精神。这种高尚品格和可贵素质,正是共产党人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从创建之日起就把推动人类进步作为自己的崇高追求。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追求全人类共同利益,实现各国人民共同福祉,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社会的整体观念和共同命运出发,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未来发展指明方向。经过长期探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走自己的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的发展是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的伟大事业。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胸怀天下的人类情怀,把中国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把自身命运与世界各国人民命运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持和世界各国人民命运与共,在深刻洞悉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中把握中国发展的前进方向、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英勇顽强的奋斗,不仅深刻改变了自身命运,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且深刻影响了世界,为人类和平发展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这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真诚心愿。“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源自古老东方的哲思,也是当今国际交往的黄金法则。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的观念,它不仅是一种地理概念、空间概念,更是一种价值理念、文化概念。在全球化大趋势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不再是封闭自守,而是打开国门,迎八方来客。中华民族不但关注中国人民的福祉,而且希望构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社会。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观念正逐渐被世界接受。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传承者和弘扬者,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在风险和挑战面前,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立解决所有问题。特别是面对疫情防控、经济复苏、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更需要全人类团结起来、携手应对,担负起各自应该承担的职责、做好眼前最紧迫的事情。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以开放合作态度,尽己所能为国际社会提供疫苗和抗疫物资。仅2021年,中国就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0亿剂新冠疫苗,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中国在思想理念上倡导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并用实际行动兑现承诺,做到了言行一致、以行践言,为国际抗疫合作注入强大动力,彰显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胸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天下情怀。

坚持胸怀天下,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大党担当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冲突与和平、战乱与发展,同时矛盾性地存在于我们这个星球,“人类社会向何处去”成为国际社会聚焦的问题。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应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未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1年,中国“十四五”规划开局,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21世纪是合作的世纪。心胸有多宽,合作舞台就有多广。”发展起来的中国,不搞唯我独尊、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不搞以邻为壑、恃强凌弱的强权霸道,而是将发展的红利释放,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成功举办G20峰会、金砖国家会议、2022北京冬奥会,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加强,不断成为机遇的创造者。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必将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