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河北:蓝天白云成为亮丽底色
2022-03-01 10:23: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1
听新闻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保健

“我家的空气净化器已经闲置好几年了。”今年春节期间,河北省石家庄市市民李莉在收看北京冬奥会的同时,也不忘带着家里人到周边的公园、景区走走,“这几年空气质量越来越好,几乎看不见雾霾了。”

2021年,河北全省PM2.5平均浓度38.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3%,创“十三五”以来最高改善幅度。邢台、邯郸、石家庄成功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后十名。

治理大气污染,让蓝天白云常驻,是群众所愿、民生所系。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近年来,河北省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蓝天白云下的河北石家庄。张昊摄/光明图片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不信蓝天唤不回。河北省制定实施大气环境污染治理“1+18”系列政策和行动方案、深入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十条措施,以最严格的制度、最刚性的约束,奋力治本攻坚。

在唐山市,从城市中心搬迁出来的河钢唐钢新区让“一片滩涂”蝶变为“海滨钢城”。登高俯视,现代化的联合企业尽收眼底,从海上运输的进口矿石和外购的焦炭,源源不断地通过封闭无泄漏皮带机运输通廊输送到厂区,直接投用到生产中,从根本上杜绝了无组织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着力改变工业结构“一钢独大”的局面,河北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的重要指示,钢铁产能由峰值时的3.2亿吨压减到2亿吨以内,石钢、唐钢等城市钢厂退出主城区,宣钢产能全部退出。产业结构在“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的基础上持续优化提升,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72.5%。

去年冬天,在高碑店市栗各庄村,村民单增平家里暖意融融。入冬后,她和老伴儿就打开了家里的燃气采暖炉,屋里温度基本保持在18摄氏度以上。“原来是烧煤取暖,一天到晚得一趟趟地取煤、添火,受累不说,还弄得到处都是煤灰。”单增平说,2017年,村里“煤改气”后,取暖时只要将燃气采暖炉设定好温度就不用管了,屋里温度基本是恒定的,干净又暖和。

能源结构调整节奏加快。2021年,气代煤、电代煤改造和农村散煤治理实现全覆盖,“双代户”达到1296.5万户,超额完成国家确定的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目标任务,农村地区实现清洁取暖,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完成。近三年,河北全省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1.3%。

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推进公转铁和海铁联运,推广新能源汽车,运输结构“绿意”盎然。

在调结构的同时,河北省依法铁腕治污,建立量化考核问责工作体系,形成条块结合、各司其职、权责明确、保障有力、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新体制。

在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指挥调度中心,市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办公室专家组组长王春迎每天早上都会盯着全市空气质量决策指挥系统大屏幕,认真查看空气质量情况。

“通过实时信息,发现哪个区域数值高了,可以迅速锁定污染源,及时反馈给环境执法部门进行处理。”王春迎说。

深化生态环境执法改革,让环保长出“钢牙利齿”。2018年至2021年,河北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数量、处罚金额和配套办法五类案件数量均排名全国前列。

推进智慧环保改革,大力推行非现场执法。河北省着力实现数据跨行业跨部门跨级次整合,形成省、市、县纵向贯通、线上线下联动的生态环境监管机制,建成省大气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实行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部门24小时值班值守机制,推动监管模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京津冀持续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合治理攻坚。三地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减排比例,推动跨区域大气污染应急预警机制建设,不断强化协同联动举措,共建共享同一片蓝天。

蓝天白云又回来了。

素有“天空摄影师”之称的石家庄市民王汝春,从2014年以来,一直坚持用镜头记录石家庄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成效,他的愿望是让蓝天白云成为石家庄的常态。

“自从开始拍摄天空专题以来,2021年是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量明显较多的一年。”王汝春感慨着从“追踪雾霾”到“记录蓝天”的巨大变化。从他的电脑中打开2021年拍摄的360多张天空图片,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醉人的“石家庄蓝”,还有朵朵白云点缀其间。

从雾霾重重到蓝天频现,河北省蓝天保卫战成效持续显现,各地环境“颜值”普遍提升。2021年,河北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69天,同比增加15天,优良天数占比达七成以上,优良天数比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国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后十位的城市中,河北省由曾经的7个减少为1个。

蓝天白云已成为河北省亮丽的底色。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01日05版)

标签:
责编:戴雨扬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