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中青网评:在“活”起来的思政课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022-03-18 21:06: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1
听新闻

一堂好的思政课是什么样的?三年前的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会上提出的“8个相统一”也成了让思政课“活”起来的“黄金指南”,越来越多的思政课因为有料有趣有温度而火“出圈”。

好的思政课应该如盐在水、润物无声,时刻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同进,通过充盈正能量、富有生活味、体现烟火气、洋溢幸福感的思政课堂,传播党的理论好声音、唱响时代的新“潮音”,真正在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与时偕行、与时俱进,讲到学生心里去。当00后成为大学校园的主角,“活”起来的思政课更需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将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将深奥理论融入真情实感,引导青少年用心感受思想温度。在北京大学,对话类思政课电视片“思政热点面对面”,通过师生对话、讨论和解答的方式,直面学生的问题和困惑,真正体现出学生也是思政课堂的主体;在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沉浸式VR实验课堂,师生同视角、立体式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在重庆高校,红岩精神特色思政课“红岩革命故事展演”用独特的方式触动人心,演员们每念一句“狱中八条”,就引来学生们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没有简单粗暴的灌输,思政课正在不断撕下“枯燥、晦涩,说教、灌输”的标签,探索属于理论的“流量密码”。

往深里走、往实里走,讲到浪前潮头去。青年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整个社会发展中最富有生气和活力的力量,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演化的大背景下,更需要着眼“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发扬唯实求真精神,更好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认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从而更好读懂当代中国。无论是复旦大学的“治国理政”,上海交通大学的“读懂中国”,还是同济大学的“中国道路”,一批“火”起来的“中国系列”思政课,通过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让“活”起来的思政课兼具历史的视野和时代的气度。

融于活动、融于日常,讲到平凡生活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最终目的是为了“入行”,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信仰信念,并融入自己的言行。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才是思政课的正确打开方式。给父母写一封家书,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当一名志愿讲解员……实践性教学内容日益丰富,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被打破。更重要的是,在“学”与“做”的转换中立下鸿鹄志,展现出“奋斗有我”的青春姿态。从中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创新“红色代言人”模式,用本土红色资源的公信力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到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用艺术点亮农民的致富之路,打造声名鹊起的“画家村”,移动的思政课堂正在努力“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平视世界的一代需要有平视世界的思政课堂,在有趣有料有温度的思政课中,真正做到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坚定“四个自信”,以更加从容的姿态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蓝炜)

标签:
责编:戴雨扬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