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中国政府援助物资运抵所罗门群岛首都霍尼亚拉。
新华社发
3月23日,中缅合作生产新冠疫苗在缅甸仰光正式投产。
新华社发
2021年7月13日,巴布亚新几内亚当地民众在首都莫尔兹比港总医院接种中国新冠疫苗。
新华社发
2月7日,中国援柬埔寨特本克蒙省医院正式启用。该医院是特本克蒙省规模最大、医疗水平最高的现代化综合医院,并将作为中心医院服务柬埔寨东部和北部地区。
李 莱摄(新华社发)
疫情延宕反复,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严峻挑战。中国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新冠疫苗和防疫物资、援建病毒检测实验室、派遣医疗专家组,通过多种形式为推动抗疫国际合作作出重要贡献,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一起用技术和专业为抗疫作出贡献”
本报记者 谢亚宏
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火眼”病毒检测实验室内,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一丝不苟地接收新冠病毒检测样本,一台台来自中国的自动化仪器正在对样本进行提取和检测。在南部城市尼什,也有一座“火眼”实验室正在为抗击疫情持续运转。这两座由中方援建的“火眼”实验室为塞方实现样本快速检测和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塞携手抗击疫情的生动典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塞尔维亚因医疗条件所限,抗疫工作一度遇到困难。关键时刻,中国伸出援手,除了提供抗疫物资、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还为当地提供先进的抗疫设备作为技术支持。
2020年4月8日,塞尔维亚政府同中国华大集团线上签约,决定建设两座“火眼”实验室。据华大集团国际发展事务副总裁、塞尔维亚“火眼”实验室负责人熊韬介绍,“火眼”实验室是采用中国技术的高通量核酸检测实验室,达到生物安全防护二级实验室的标准,对于新冠病毒的检测速度快,准确度高,有助于及早发现病毒携带者。贝尔格莱德实验室的核心设备、尼什实验室的全部设备均由中国慈善机构和企业捐赠。
曾全程见证中方援建当地“火眼”实验室的塞尔维亚国家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研究所所长贝戈维奇说,得益于中国的帮助,塞尔维亚拥有了地区最先进的同类实验室。一台来自中国的自动化核酸提取仪,相当于10名熟练的实验室技术员,能够在节省人工并避免失误的同时,大大提高检测效率,最大程度保护检测人员安全,这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应对此后可能发生的流行病起到巨大帮助。
在实验室落成初期,6名中方人员与40余名塞方检测人员并肩战斗,以轮班倒的形式每天工作16个小时。回忆过往,贝戈维奇说,永远不会忘记和中国同事一起在实验室夜以继日忙碌的日子。“火眼”实验室塞方工作人员玛雅说:“我们向中国同事学习,与他们交流经验,一起用技术和专业为抗疫作出贡献。”
“火眼”实验室启用后,两座实验室合计检测能力达每天3000份样本,为塞尔维亚抗击疫情发挥巨大作用。在实验室中方建设团队即将回国之际,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自接见了团队成员,并称赞中国给了塞尔维亚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勇气。去年2月,武契奇还向中国政府赴塞尔维亚抗疫专家组和华大“火眼”实验室建设团队授勋,以感谢他们在塞尔维亚抗疫工作中作出的贡献。
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曾表示:“从塞尔维亚抗击疫情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得到中方宝贵的物资、专家、技术、经验等方方面面支持和帮助,可以说,没有中方的帮助,塞将无法战胜疫情。”
当前,中塞抗疫合作继续走向深入。去年12月,塞尔维亚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中心落成,该中心由华大基因和塞尔维亚国家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研究所合作建设,将有效提高该国新冠病毒变异株检测能力,并对新变异进行研究和监测,助力该国精准防控疫情。同时,该中心还将在母婴健康、癌症筛查、传染病防控等领域开展研究和应用,有力推动塞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发展。此外,位于贝尔格莱德的国药新冠疫苗工厂建设目前已进入最后阶段,今年完全建成后将实现月产能300万剂疫苗,满足该国和地区需要。
“这是巴基斯坦与中国合作生产的疫苗”
本报记者 程是颉
“你接种的是PakVac疫苗,这是巴基斯坦与中国合作生产的疫苗。”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一处新冠疫苗接种站,接种医师海德尔·阿里举起疫苗瓶向接种者展示,并告知其接种注意事项。“疫苗是战胜疫情的有力武器,中国的疫苗援助为我们带来了希望。”阿里说,在巴基斯坦,人们信任中国疫苗,更为巴中合作生产的疫苗感到自豪,“登记接种的人很多”。
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新冠疫苗,为巴全国大规模疫苗接种提供了主要支撑。巴基斯坦是中国政府对外援助疫苗的首个受援国,巴基斯坦政府也从中国采购了多批疫苗,得益于此,巴国内新冠疫苗接种率不断提升。2021年,两国合作在巴基斯坦推进新冠疫苗本地化生产,进一步帮助巴基斯坦构筑免疫屏障。
去年6月,巴基斯坦国家卫生研究所正式发布本地灌装生产的中国康希诺新冠疫苗,首次实现新冠疫苗本地化生产。康希诺公司负责对外项目合作及科学事务的副总裁莘春林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令人员流动受限、原材料短缺和供应链不畅,新冠疫苗的本地化生产将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抗击疫情。
新冠疫苗的灌装生产和质量检测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对于巴基斯坦国家卫生研究所来说,无论是在实验室硬件设施还是人员方面都面临挑战。该所技术员萨芭·哈克参与了巴中疫苗合作项目,他回忆说,中方团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一方面帮助巴方实验室升级硬件,另一方面旋即开展对巴方技术员的培训。
在疫苗质检的核心环节中,难度最高的是刺突蛋白表达检测实验。中方团队将操作要点细化拆分,分项教学。短短两个月时间,巴方技术员都熟练掌握了这一技术。“这要感谢中方团队耐心地给我们讲解实验原理和目的,‘手把手’教我们进行这一实验,帮我们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哈克说。
随着巴方技术员对生产流程越发熟练,中巴合作生产的PakVac疫苗每月产量已从最初预计的100万剂提高至300万剂。截至2022年3月,PakVac疫苗总产量突破2000万剂,为巴基斯坦新冠疫苗快速推广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巴中合作生产疫苗安全有效,为巴基斯坦建立起抗击疫情的坚实屏障。”巴国家卫生研究所生物生产部门负责人加扎拉·帕尔文表示,在全球疫苗紧缺时,一些发达国家拒绝与发展中国家共享疫苗,而中国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疫苗国际合作。同中国合作开展疫苗本地化生产,对巴基斯坦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展防疫工作意义重大。“面对疫情,巴中两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这种患难与共的情谊,我们永远铭记。”
“中国的帮助让老挝对抗击疫情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孙广勇
4月的老挝首都万象,最高气温超过30摄氏度,天气已十分炎热。在赛塔提腊医院的隔离病房里,身着防护服的中国医疗专家虽已汗流浃背,但仍耐心地和新冠肺炎患者沟通,详细了解他们的病情,并嘱咐一些注意事项。医疗专家身着的防护服上,用中老文字书写的“老挝加油”字样十分显眼。
去年11月26日,这个中国医疗专家组抵达万象,在当地开始为期6个月的医疗援助工作,包括医疗保障、临床带教、科普讲座等。他们凭借丰富的疫情防控经验,因地制宜帮助当地升级防控和救治方案,提升技术水平和应对能力。“中国的帮助让老挝对抗击疫情充满信心。”老挝老中友协秘书长西昆说。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和军队已向老挝派遣多批医疗专家,援助多批抗疫物资和疫苗,累计向老挝援助疫苗超过890万剂。今年1月25日,中国政府援助老挝新一批新冠疫苗运抵万象机场。老挝政府总理潘坎在疫苗交接时说,正是在中国的帮助下,老挝才能超额完成2021年接种任务,并有信心实现2022年接种目标。
近期,老挝发生新一轮疫情。老挝政府全面加强防控,在全国增设隔离诊疗中心,同时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在老挝的中国医疗专家组也投入到紧张的抗疫工作中:顶着烈日,他们深入社区和隔离点,提出具体防控建议,以期实现有序有度精准防控;赴老挝重点核酸实验室进行交流,分享中方经验;走访采样点,针对当地在采样、信息登记、数据传输、人群风险研判等工作环节,提出完善建议……
老挝卫生部部长本丰表示,老挝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的困难主要是医疗物资和设施匮乏。中国无偿援助疫苗,援建核酸检测实验室,提供大量物资援助,为老挝疫情防控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老挝衷心感谢中国人民无私援助和有力支持。老挝民众也表达了对中国医疗援助的感激和对两国友好关系的支持。万象市民苯平说:“衷心感谢中国为老挝提供及时而宝贵的支援,中国的帮助一定能让老挝战胜疫情,让这里的生活早日回归正常!”
面对疫情,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有力维护各国人民健康安全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潘坎表示,老挝和中国是命运共同体,老挝将加强与中国在制药、医护、技术等方面的沟通协调与交流合作,推动国际抗疫合作,共同提升地区卫生安全能力,为推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疫情阴影笼罩下的一缕温暖阳光”
本报记者 毕梦瀛
一个周五的下午,在第五批援巴巴多斯中国医疗队驻地,医疗队队员正与巴巴多斯西印度大学凯夫希尔分校、伊丽莎白女王医院的专家和医务人员在线上展开热烈讨论。在交流中,医疗队还邀请了中国国内专家在线介绍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防治作用,引起巴方参会者极大兴趣,原本两个小时的活动延长到3个多小时,结束时已是夜幕降临。
这支中国医疗队来自重庆,2020年12月抵达巴巴多斯后,在当地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公立医院—伊丽莎白女王医院开始工作。医疗队的8名医生和护士来自心血管内科、血管外科、骨科、中医科等科室,分别担任顾问医生和护理临床实践指导专家。
自2016年底中国首次向巴巴多斯派遣援外医疗队以来,中巴医疗合作不断深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双方展开多种形式的抗疫合作。第五批援巴医疗队出发前,应巴方要求,几家担负援外任务的中方医院与巴相关部门举行抗疫经验交流视频会,分享防疫经验和诊疗方案。临出发前,中方所有队员专门就新冠肺炎的诊治和防控等进行了系统性学习,并进行多次实操演练,为在巴顺利开展工作做好了充足准备。
去年6月,中国援助巴巴多斯的3万剂国药疫苗抵达该国。巴方主动邀请中国医疗队加入疫苗接种的各环节,保障了接种的顺利完成。巴巴多斯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运动联合协调员费迪南德对中国医疗队的表现印象深刻:“他们的工作非常出色。有了他们的帮助,疫苗接种流程能够更高效、顺利地完成。”
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医疗队队员与当地医护人员一起坚守岗位,保证了医院的正常运转。伊丽莎白女王医院的介入手术室里,一台微创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正在进行。“以脉冲的方式推注泡沫硬化剂,肉眼或超声观察到泡沫充满管腔即停止注射。”手术中,主刀的中国医生刘洪不时向一旁观摩的巴方医生讲解手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骨科肩关节镜手术、中西医联合诊治膝关节骨关节炎、超声引导连续神经阻滞术后镇痛、肌骨超声……中国医疗队不仅为巴巴多斯带来了抗疫物资和经验,也在当地开创了多项临床技术的应用。一位当地医生说,非常感谢医疗队带来的新技术,造福了当地的广大患者,也进一步提高了当地的医疗水平。许多当地医生希望能有机会到中国学习新技术。
中方医疗队队员们在临床工作中做好自身防护,保持全队零感染的同时,也经常叮嘱巴方同事做好防护。中国医疗队队长张群霞说,每天与巴方同事一起工作,就算隔着口罩和防护服,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心靠得越来越近。当地放射科技师加布里埃尔说:“中国医生的笑容是在疫情阴影笼罩下的一缕温暖阳光。”
伊丽莎白女王医院医疗服务中心主任克莱德·凯夫表示,巴中携手合作,为推动巴巴多斯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未来,期待了解和借鉴中方更多的成功防疫经验,更好地保护巴巴多斯人民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