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海临港新片区总投资270多亿元的37个重点项目在线上集中签约。这是本轮新冠疫情以来,上海举行的第一场大规模投资签约活动,市场主体投资临港的信心依然坚定。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在大上海保卫战中,保持城市经济、金融、航运、贸易、科创等核心功能稳定运转,是巨大的挑战。与上海核心功能相关的政府部门、机构与企业等,全力以赴、持之以恒保运转、稳预期、强信心,守护好这座超大城市的经济运行生命线。
应急逆行
全力以赴稳定运行
勇敢逆行,上海的脉动不会停。
上海集中了我国最多的金融市场,2021年金融市场成交额逾2500万亿元;这里有国际航运与空港枢纽;这里是我国的贸易重镇、科创高地之一——如果停下来,后果不敢想象。
3月28日,浦东地区开始实行封控管理。上午9时30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易行情,如往常一样“跳动”起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期货交易所等金融市场传出的一行行数据告诉世界:上海人员流动静止,金融脉动不息。
逆行,成为上海各核心功能平台与机构的一致行动。从3月中旬起,各交易所便陆续安排最小运行团队24小时驻扎单位。上交所组建了50人规模的核心交易备用团队和一支10人“火种”团队,以应对极端情形。金融市场各相关的银行、证券、基金机构员工纷纷采取措施,全行业有超过2.5万员工驻守办公室,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稳定连续的金融服务。
上港集团紧急部署,超过2万名干部职工坚守岗位。各港口除极端天气外,保持24小时不间断运转,力争提货不断加速,集疏运体系快速恢复,以港口物流的稳定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确保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功能正常运行。
逆行的队伍中,还有科学家和科创人员。许多科技工作者背上行囊,住进了办公室、实验室。他们当中,既有年近六旬的科研老将,也有90后、00后科技新兵。中科院上海分院全面构筑疫情防控“堡垒”,全力保障重大科技任务攻关不停步、重大科技设施运行不停歇、重要支撑平台维护不停滞,不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使命。上海大科学装置群建设管理稳步推进,软X射线装置、硬X射线装置等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一个多月来,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风云三号07星载荷研制团队十几名科研骨干住在实验室,为仪器正样集成与测试做最后冲刺。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嘉定园区,陶瓷基复合材料课题组的20多名科研人员,克服了疫情给原材料供应、设备维护带来的困难,高效完成了相关任务的构件研制,解决了新型陶瓷基复合材料关键工艺问题。
为支持城市核心功能的稳定运行,上海的发电供电、信息通信、供水供气等重要基础设施全力保稳定、保安全。
守护攻坚
直面难题应对挑战
攻坚克难,上海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
直接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静态管理下,如何申请与审核?3月27日晚,在上海发布新一轮全市核酸筛查方案后不到两小时,上交所便出台支持疫情防控、保障市场运行的30条措施。最醒目的一条,是确保科创板审核业务,在疫情防控期间正常受理、审议发行人提交的发行上市、重大资产重组及其他相关申请。3月以来,上交所召开了39场科创板IPO线上审核会议,39家公司网上网下申购、37家公司上市交易等业务安全运行。
人员静态期间,交易系统如何确保正常?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会员业务联络小组,排摸会员需求,制定应急预案,确保上海托管机房运维安全。3月中旬以来,中金所分别协助光大期货、南华期货、兴证期货等会员单位应急操作20余次,保障会员核心业务平稳运行。3月、4月,金融期货市场月成交水平同比分别增长19.1%、34.7%,月持仓水平同比分别增长25.2%、30.4%。
为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作为我国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业务连续性为底线,采取分散办公、互为备份、多点响应的应急安排,保障基础设施运转不断档、业务运行不停滞。4月以来,外汇市场日均成交7.7万亿元,恢复至今年前两个月的日均水平,显现出相当的韧性。
上海港承载着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重要功能,在疫情防控和生产运行“双线作战”中同样显示出强有力的稳定性。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副总经理杨焱滨说,为应对货运卡车受限的难题,上港集团一方面及时推出防疫电子通行证,一方面向客户提供“公转水”“公转铁”等多式联运定制服务,4月份上海港水水中转占港口集疏运的比重达65%。数据显示,上海港最近单日吞吐量提高到11.9万标准箱,恢复至正常的九成。
“查验无异常,可以放行。”为支持国际国内产业链的顺畅稳定,上海海关创新方式,加快改进进出口查验方式。5月18日20时,两家上海企业进口的48台柴油发动机和一批汽车零部件运抵外高桥港区查验场地,港区海关通过复工复产“绿色通道”,运用“无陪同”查验模式进行查验,无异常后快速放行,用时不到4个小时。海关数据显示,4月下旬以来,上海口岸货运量和外贸进出口总值逐步回升,口岸外贸逐渐企稳。
复苏合作
投资热土魅力依旧
上海开放的气质,从未改变。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开放合作的重大平台。目前,第五届进博会筹办工作顺利推进,签约面积超过规划面积70%,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量超过240家,药品、医疗器械、汽车等行业世界排名前10的知名企业大部分已签约参展。
国际资管机构持续加大对上海的投资力度。疫情期间,6家国际资管机构申请上海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资质并获批准,还有多家国际资管机构提交了追加试点额度的申请,踊跃参与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这些机构坚定看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未来,在中国市场的中长期规划没有改变。
进入5月,随着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序推进,上海这座城市逐步复苏,生机活力不断彰显。
5月18日,设于上海张江科技园区的罗氏中国宣布,其投资近3亿元的加速器大楼将于今年底落成,未来将打造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发创新平台。目前,已有9家中国本土创新企业从200多家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加速器成员企业,将获得罗氏提供的资金渠道、合作机会、先进实验设备等支持,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5月19日,沪东中华造船建造的全球最大装箱量24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在长兴造船基地顺利出坞。4月25日复工复产后,沪东中华造船继续保持高效率接单,承接了12艘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订单,有力提振了国际船舶市场的信心。
5月20日,浦东国际机场共保障货班起降175架次,货邮吞吐量7918吨,货班货量均已回升至常态时期的80%。
对开放热土临港新片区,外国资本青睐有加。在5月20日集中签约的项目中,9个是外资项目,包括国际内燃机巨头李斯特新能源技术中心、鹰兹汽车保税研发展示交易中心等。洲际酒店集团有关负责人说,“我们把集团旗下极具特色的品牌带到这里,因为我们非常看好临港的发展前景。上海,对我们充满吸引力。”
(本报记者谢卫群、田泓、沈文敏、黄晓慧、季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