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
光明日报记者 吕慎 陈冠合
5月17日,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批复同意贵州省开展梵净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武陵山脉是湘鄂渝黔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作为武陵山的主峰,梵净山所在地贵州铜仁既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也是一片世界级的生态福地。
梵净山下的铜仁市印江县木黄镇木黄村是红二、红六军团会师的地方。一大早,村民孙超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自贵州梵天菌业落户木黄镇发展食用菌种植以来,他就在基地上班。良好的生态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木黄镇成为食用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和经济发展。革命文化和自然美景,也让木黄村的文旅产业“火”了起来。
“梵净山拥有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和古老孑遗植物,是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地,更是贵州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重要支点。”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刘五星介绍,铜仁市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山地旅游·温泉康养”主体功能区定位,以青山为笔、绿水为墨,巧做山水文章,妙绘旅游蓝图,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2021年,全市旅游相关产业增加值超80亿元。
石阡县的困牛山,多悬崖峡谷,丛林环绕,险峻崔嵬。
1934年8月初,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9700余人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从湘赣苏区出发,一路血战进入贵州,10月7日进至石阡甘溪,在此与数倍于己的围追之敌展开殊死战斗。第18师52团完成阻敌断后任务后,其中百余名红军战士被逼到困牛山悬崖边,他们宁死也不误伤被敌军裹胁走在前面的老百姓,毅然奋勇突围,最后大多纵身跳崖。
如今,每逢节假日,都能看到游客们行走在困牛山战斗遗址的红军步道上,追寻着历史的印记,重温这段红色征程……
“以前去县城得两个多小时,一路地势陡峭险峻,非常难走。现在好了,困牛山高速收费站离我们这里只有一公里,上了高速20分钟就能到石阡县城!”困牛山村支书鞠华国说。
近年来,随着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困牛山村以交通、水利、信息网络等为重点,补齐制约乡村农业产业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拓宽致富渠道,群众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和村级劳务公司带动下,全村种植蜂糖李200亩,沃柑、奈李、板栗、橘子、甜柿等特色水果350余亩,林下食用菌红托竹荪200亩……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积累41万余元,入股群众分红7.8万元,脱贫户单户分红最高达917.64元。
在离困牛山村不远的石阡县国荣乡楼上古寨,5月2日,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古村庖汤宴的网络直播,百位村民和自媒体达人围着长桌大快朵颐,几十部手机相机全程记录并通过网络直播平台传到山外。
楼上古寨已有500多年历史,村寨遗存有梓潼宫、明代马桑木民居建筑等历史文物古迹,以及楠桂桥、天福井、千年紫荆、北斗七星枫等历史人文景观,同时,这里还传承着民间布绣、丝绣、木石雕刻等传统手工技艺。
楼上生态博物馆是国家文物局“国保省保集中连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示范项目,石阡县以此为依托,聚合多渠道帮扶资源,建设数字乡村创意产业园,培育数字经济,充分挖掘汇聚互联网IP概念,用轻资产运作思路重构乡村城市价值交换体系,跳出乡村振兴乡村,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产业扩大产业,跳出旅游做强旅游,为黔货出山探新路。
石阡县县长曾奕辉表示,该县将针对楼上数字乡村创意产业园设立孵化基金,争取优惠政策,申请相关扶持项目,最终实现“培育一批人才、孵化一批品牌、输出一批IP”,打造“新乡村、新业态、新村民”乡村新生态。
乌江两岸曾经是红军纵横驰骋的战场,如今随着乌江梯级开发和一系列船闸与升船机的建设,乌江航道已经成为贵州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黄金水道,装载着矿产品等大宗物资的船队穿梭在黔渝之间。“五一”刚过,位于铜仁的大龙汇成新材料公司硫化锰渣提取车间里,通过全新生产工艺制作而成的电池用硫酸锰、电池用四氧化三锰等材料,将通过乌江航道销往国际国内市场。
作为全国重要的锰汞富集区,黔东的铜仁等地坚持绿色发展,提升矿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连矿渣也做到“吃干榨净”。“我们每天可处理200吨硫化锰渣,产出约20吨锰金属量及1吨钴镍金属量。”大龙汇成新材料公司第三事业部总经理曾昭华指着生产线自豪地说,公司自主设计建设的这条利用硫化锰渣制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材料的生产线,真正实现了锰渣综合利用。据介绍,铜仁市大龙工业区生产的电池用硫酸锰占全球60%、国内65%的市场份额,锂电池用四氧化三锰产能国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