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贵州大学考察,参加师生们正在举行的“溪山论道”读书会。习主席寄语同学们“要树立远大、正确、崇高的理想,并在实践中去考验、磨炼,虽九死而犹未悔,才是真正坚定的理想”,勉励大家“把学习和择业与崇高理想结合起来,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在实践中经受考验,全面磨炼和提升自己,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过程中获得社会的承认,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采访对象:王宇成,男,1985年3月生,贵州遵义人,贵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时任贵州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会主席,现任贵州花溪农村商业银行团委书记、平桥支行行长。金晓贵,男,1989年1月生,贵州凯里人,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本科生,现任贵州丹寨农村商业银行团委书记、东湖支行行长,2016年3月至今任丹寨县龙泉镇马鞍村第一书记。张清,男,1965年1月生,贵州贵阳人,时任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溪山论道”师生读书会活动指导教师,现任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院长。
采访组:杨楠 石新明 庞爱忠 吴明硕 马建峰
采访日期:2020年8月30日
采访地点:贵州大学贤正楼会议室
采访组:王宇成、金晓贵同志,你们好!2011年5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贵州考察期间,专程来到贵州大学看望师生,参加了“溪山论道”读书会活动。请介绍一下当时的情景。
王宇成:习主席到来的时候,我们正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举行主题为“我读《大学》——以五四精神解读‘修齐治平’的当代价值”的“溪山论道”2011年第三期读书会活动。
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习主席走进勉学堂坐下,倾听同学们的发言和老师们的点评。当时,正好轮到我分享读书心得。我的主要观点是,发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必须与继承、创新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努力做到以修身为本、以励学为先、以报国为责。
读书会结束时,习主席与在场的同学们亲切握手,询问大家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并在文化书院前与师生们合影留念。合影结束后,习主席往前走了一步,又回过头来,一只手握住我的手,另一只手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小伙子,学什么专业的?”
我回答说:“学中国古代文学的。”
习主席说:“很好,希望以后你在工作岗位上能够把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金晓贵:习主席来到贵州大学的消息迅速在校园传开了,兴奋不已的师生们自发排列在文化书院前的道路两旁。当习主席走出中国文化书院时,大家纷纷向习主席问好。习主席高兴地向师生们挥手致意,并走到学生们中间,亲切地同大家握手,人群中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站在前排和习主席握手的同学中还有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后排的同学们纷纷高喊:“习主席好!”当习主席乘车离开时,师生们都依依不舍地挥手欢送。
采访组:张清院长,您好!请您介绍一下读书会现场的情景。
张清:“溪山论道”读书会是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引导和促进同学们开展读书活动的学习形式之一。每次读书会活动,都会分成几个读书小组,由老师对同学们进行读书指导,然后全体同学交流分享读书心得并由老师点评。
习主席来到勉学堂时,正值读书会第三、第四小组汇报和点评阶段。在两位同学代表各自小组汇报心得后,我和人文学院(时任)党委书记安明刚作为第三、第四读书小组的指导老师,对同学们的汇报进行了点评。
在对第三小组的点评中,我说,刚才王晓雯同学代表第三小组,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儒家“修齐治平”优秀传统与五四爱国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总体来看,同学们的思考和总结基本正确,也比较到位。
从继承和实践的角度讲,“修齐治平”集中地体现了儒家立德修身、积极入世、经世致用、经世济国的思想精髓,是儒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包含了一种爱国的情怀。五四青年秉承“积极入世”的理性,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就是在践行“修齐治平”的思想理念和精神内核。
从提升与创新的角度讲,自从中国被卷入近代民族国家体系以来,救亡图存日益成为时代主题。五四青年在批判封建时代忠君报国、家国一体的同时,将“天下兴亡”放到民族国家体系中来审视和考量,这就克服了封建时代忠君爱国的狭隘,从而推动着中华民族国家主体意识、民族主体意识的极大觉醒和跃升,使爱国主义精神具备了新的内容和活力,成为对传统爱国情怀的合理扬弃和创新。
习主席在听取了第三、第四小组同学的读书心得汇报及我和安明刚老师的点评后,应同学们的请求,发表了二十多分钟的重要讲话。
采访组:听了您的讲述,我们仿佛置身于读书会的现场。请您介绍一下习主席讲话的主要内容。
张清:习主席的讲话,我当时在笔记本上作了比较详细的记录。
习主席说:“很高兴到贵州大学来。我是第一次来贵州大学,对贵州大学知之不多,但我知道贵州大学有一百多年历史,是国家重点大学,是贵州的最高学府。贵州大学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特别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培养了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这是贵州大学的一大特色。贵州大学应该教育同学们牢固树立民族团结进步的观念,在培养众多少数民族优秀干部和少数民族人才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同学们能够到贵州大学学习,是值得自豪的。
“更高兴的是,今天在这里看到了一个很有特色的博学讲坛。师生们在这里学《大学》,并且以五四精神解读它的现代意义、时代精神,别开生面,也颇受启发。今天读书会的命题是‘我读《大学》’,结合弘扬五四精神领会‘修齐治平’的内涵,特别是考虑如何古为今用,我觉得很好。我们的一切学习,都是为了学以致用。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化,这是我们引以自豪之所在。中华文明是一个没有断流的文明,我们应该传承好并发扬光大,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我觉得仍然应该学以致用、古为今用。现在,我看社会上时尚学习国学,也有一些中西贯通的学习交流,但是,我们要首先明确学习的目的。我们的古文明值得自豪,但不能当成古董作为摆设,也不能食古不化、作茧自缚。我们要将它变成一种内生的源泉动力,作为我们的一种营养。就像古人所说,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我也很敬仰王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就在此地。不仅中国人敬仰他、学习他,阳明心学也影响到东亚、东北亚地区,像日韩等。我们贵州的文化传承,对他的学习更应该有深刻的心得。王阳明的一生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既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讲到的几点基本要求,第一条就是立志,我想年轻人首先就应该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就是要养浩然之气,就是要修炼、砥砺、磨炼、苦学。
“我们不仅要学国学,更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现在坐在书斋里,潜心学习,就是要养浩然之气,选定我们立志的目标、奋斗的目标。这种选择意义重大,如果方向错了,就会南辕北辙。希望大家在学校的时候要树立远大、正确、崇高的理想,并在实践中去考验、磨炼,虽九死而犹未悔,才是真正坚定的理想。”
习主席对同学们的就业与择业非常关心。他说:“眼下,一批同学即将毕业,一些同学在社会上择业会面临困难。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都很重视,采取了很多措施。当然,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同学们也要转变择业观念。择业要与‘立志’结合起来。孙中山先生要求年轻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我赞成这个看法。脚下的路有千万条,在城市里、在一些条件好的岗位上工作是在作贡献,在农村、在基层、在条件不好的地方同样是在作贡献。”
他结合自己青年时代读书、工作和锻炼的经历,勉励青年学子:“‘梅花香自苦寒来’,对大学生来说要学会吃苦,要找苦吃。年轻人不要怕吃苦,不要回避吃苦,这样才能得到全面的锻炼。‘宝剑锋从磨砺出’,真正地做到十年磨一剑。我们可以看看,凡是成功者,都不是凭一种运气,也并不是凭侥幸、讨巧。希望同学们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个志向立住、立好、立牢。把学习和择业与崇高理想结合起来,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在实践中经受考验,全面磨炼和提升自己,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过程中获得社会的承认,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习主席最后说:“先哲们提出了非常睿智的人生追求,我们要很好地结合时代要求,赋予鲜明的时代内涵,搞好我们这一代应该搞好的事情,尽好我们的责任。”“在座的同学都是‘90后’,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毛主席曾经讲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要好自为之,自强不息,做中华民族的脊梁。”
采访组:宇成、晓贵同志,当年聆听习主席的教诲,对你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王宇成:习主席讲话非常平易近人,有故事、有心得,娓娓道来。他说,自己吃了不少苦,但是,追逐理想的信念丝毫没有动摇,立志成才的决心从未放弃。
习主席在读书会上的讲话,对于我的价值观和事业观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参加读书会时正在读研二,第二年毕业选择工作时,我放弃了到政府机关、高校工作的机会,而是选择到当时的花溪农村合作银行工作,到最基层的营业网点从柜员、信贷员做起。贵州农信服务的对象更多地侧重农户,与我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农民。我走村访寨,和农民交朋友、攀亲戚,助力信贷支持,改变农户贫穷面貌,帮助他们脱贫致富,送去金融知识。我们在农户家中、在场坝给农户上“金融夜校”,宣讲中央政策、金融知识和传统文化,时刻践行习主席在读书会上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在最基层做的虽然都是小事,但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后,当我脚踩大地仰望星空时,那种纯粹和快乐的感觉是最美好的。
金晓贵:习主席鼓励我们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不要怕吃苦;希望我们积极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成长成才,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毕业以后,我来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最偏远的排调镇,担任基层农信社的信贷员。每天起早贪黑地行走在农民们中间,用金融扶持农业发展、移民搬迁等工作。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后,我主动请缨,冲到最前面,成为丹寨县龙泉镇马鞍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我始终牢记职责使命,坚持勤走访、深调研,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制定精准扶贫方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老百姓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