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企业注入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图为南昌市政建设集团承建的南昌市洛阳东路三期综合改造工程施工现场,该项目将产生的2600多吨建筑垃圾变废为宝,作为道路施工材料再利用。(图片由南昌市政建设集团提供)
从2015年至2020年,总收入增长5.74倍,利润总额增长3.35倍……这张亮眼的改革成绩单,来自南昌市政公用集团的子公司——南昌市政建设集团。该企业的改革经验,获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的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情况媒体通气会“点名”认可。
近日,记者走进该企业,探寻改革亮点,剖析改革经验,为我省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寻找启示。
实现涅槃重生的关键是什么?
刀刃向内,坚定不移走改革之路
“2011年,公司净资产为负75.4万元,累计拖欠‘五险一金’达450余万元。”该企业员工向记者透露了最窘迫时期的处境。
南昌市政建设集团的成立和运行,有着明显的中国企业“印记”:以大集体制身份成立,存在体制僵化、对政府依附性强、员工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不高等“先天缺陷”。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逐渐无法跟上时代发展,走到濒临破产的边缘。
面对生死存亡,如何选择?“晚改不如早改,被动改不如主动改,要我改不如我要改。”南昌市政公用集团董事长邓建新回忆道,当时,国企改革号角已经吹响,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于是,南昌市政建设的改革大幕正式开启——
2015年,通过清资核产、整体出让、员工持股的方式,完成公司制改造,实现了股权多元化。2018年,通过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善股权结构。2019年,以优化法人治理结构为抓手,在聚焦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推进“三项制度改革”、逐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等改革任务上持续发力。
五年跨三步,这场刀刃向内的改革之路,激发了员工主观能动性,逐步构建起了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体制机制基础。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该企业总资产从3.64亿元增加至25.20亿元,增长6.92倍;净资产从1.15亿元增加至2.48亿元,增长2.16倍;总收入从3.51亿元增加至20.13亿元,增长5.74倍;利润总额从1728万元增加至5792万元,增长3.35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五年来,南昌市政建设上缴税费总额达1.9亿元,上交给南昌市政公用的分红总额达6649万元。“我们不仅收回了2015年的投资费用,还极大促进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企业从濒临破产向涅槃重生转变。”南昌市政公用集团总经理万义辉介绍道。
啃下“硬骨头”的秘诀是什么?
攻坚克难,推动改革平稳有序进行
改革从来不是轻轻松松、一蹴而就的,它的背后是增强本领,攻坚克难,啃下发展“硬骨头”。
2015年,在南昌市尚无大集体制企业“混改”经验的情况下,企业先行一步,敢闯敢试。走出去交流学习,与省、市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最后,经过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后,南昌市政公用集团在南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公开“招、拍、挂”程序,成功摘牌市政建设整体产权,市政建设集团成为市政公用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实现从大集体制企业到国有企业的重大“变身”。
2018年,企业发展迎来又一个关键性节点——混合所有制改革,擦亮眼睛、精挑细选,企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完成产业链纵向布局,拓展业务资源。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在总结改革经验时,南昌市政公用集团总经济师张敏这样概括:要“扎紧笼子”,坚持党的领导推动改革平稳有序进行;要“配强班子”,组建一支担当作为的“最强大脑”团队;要“找准路子”,准确定位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方向。
如何推动国企做强做优做大?
创新+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
走进南昌市政建设集团的研发中心,1200平方米的检测场地,摆放着百余台试验仪器设备,可提供五大项参数检测。“我们将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逐年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极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该企业技术研发负责人吕江明介绍,2019年,该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获批南昌市博士科研创新中心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南昌市政建设集团董事长徐旭介绍,公司在入选江西省“百户国企混改攻坚行动”名单之后,持续深化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一方面以创新引领发展,一方面以改革释放活力。据介绍,南昌市政建设由传统的建筑施工主业,向建筑垃圾资源化和装配式建筑领域进行产业链拓展,并加快“走出去”步伐,在浙江、江苏、湖南等地进行全国性布局。
2020年,我省印发《省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启动打造国企改革新征程。面对我省国有经济规模总量偏小、布局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足、引领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南昌市政建设集团的实践为国企做强做优做大带来一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