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今年我家吃年饭要有37口人”
2020-01-07 13:07: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1
听新闻

  家,音“甲”,对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安家是首要任务,有着不可比拟的意义。

  “2019年,我们家最大的喜事就是搬进了新房,2020年春节,将是我们在新房度过的第一个春节,不仅儿孙们都回来,就是我的兄弟姐妹,都会来我家吃团圆饭,大家庭加起来有37口人呢,到时家里摆上三四桌,肯定很热闹。”2019年的最后一天上午,煦暖的阳光洒满袁明国家的小院,也将66岁的老袁心里照得亮堂堂。

  袁明国是盐城市建湖县恒济镇恒东村人,新房位于新型农村社区“恒东美丽乡村”小区。而老袁家此前的旧屋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水乡农村标准的三间两厨,老袁夫妇和儿子一家共五口挤住在一起。老宅“40岁”了,红砖上的石灰开始剥落,墙体也开始裂缝,芦苇编成的席箔搭起的房顶也会不时掉灰。后来,儿子儿媳在县城买了房,儿孙们都住进城里,平时家里就老两口。前些年,老袁想改变一下居住条件,于里掏钱修房,修墙、吊顶、刷涂料,一年来一次大动作,“当时也没想跨大步盖新房,就想将就着住到老。”谈到过去的生活条件,老袁连连摆手,“过去日子哪有现在好,这房子根本没法比,那时没有卫生间、洗澡间,冬天上厕所还要跑出去,孩子们过节不肯回来,即便是回来也是吃顿饭就走。”

  2018年5月,村里启动农房改善工作,同年8月,恒东美丽乡村新型小区动工建设,2019年6月25号,新房交付。“仅仅用了十个月,我们小区第一期的132户就全部拿到了新房钥匙,那心情可想而知。”新房就建在旧屋的原址上,老袁只掏了5万元,就拿到这栋12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经过2个多月的装修,去年9月,袁明国和老伴兴高采烈地搬进新家。记者走进小楼,3室1厅2卫,还有书房和储物间,楼上楼下,干净整洁,一楼的客厅里摆放着崭新的木质沙发和餐桌椅,西墙上挂着的咏梅图上写着“家和万事兴”,而在楼梯的拐角和许多地方,都放上了盆栽的花草。新房被收拾得井井有条,乳白色的地板砖上掉根头发都看得清清楚楚。老袁说,“过去的老房子破旧不堪,想收拾也收拾不干净,就是放盆花草也不搭啊。”

  “没有农房改善这个政策,我们哪会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老两口住在一楼朝阳的房间,二楼留给儿子一家,15岁的孙子有自己单独的卧室,各种设备齐全。老袁说,“现在,孩子们经常回来看看,只要时间允许,一住就不愿走。”

  袁明国早年在恒济镇人力资源中心工作,后离职搞起了鱼塘养殖,两口子承包了七八十亩水面,开始了“自主创业”。2018年农房改善政策下达后,袁明国在村民中第一个报名搬迁,“有些人也很心动,但是拿不定主意,担心最后盖出来的房子不会像效果图上‘画’的那样好。我在政府里工作过,笃信政府会说到做到,所以率先报了名,村干部都感谢我带了个好头。现在看到我搬进这么好的新房,动作慢的村民还有点后悔呢。”新房建好后,老袁先签先选,他将记者带到屋前,“你看这路多宽,前后的楼间距这么大,太阳一出来,家里就有阳光。孩子们现在回来,车一直开到家门口。”

  新房前,晒着过年搓汤圆用的糯米面,绿化苗木在寒冬中却依旧枝叶繁茂。原址建新房,故地新生活,规划中更多温暖的细节相继落地,袁明国感觉“政府把许多事都想到了前面,给群众的生活带来更多方便。”门前道路边,就是电动车集中充电棚,车有了摆放的地方,不用担心淋雨,而且充电安全。这两天,小区的燃气管道施工正进入扫尾阶段,春节前的年夜饭,大家就能用燃气来做,而雨污分流的管网也正在紧张铺设中。出小区,东侧就是一大片菜地,刷上白漆的低矮篱笆将其切成整齐的一块块,每家搬迁户在这里都能分得半分田的小菜地,菜地中间是一条新修的水渠,村民可以“就地取水浇菜”。

  住得好,生活方便,还要给农民更多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去年我们的鱼塘复垦,土地都流转出去了,新的一年,我就想去镇上的农业园区找份工作,或者到南边的水产养殖区帮帮忙,重拾老本行。这样除了土地流转所得的收入,每年还能再挣上四五万元。”袁明国说。

  “老父亲91岁了,我们兄弟姐妹7个,我排行老二。今年春节,我们大家庭聚在一起,是最幸福的事。”袁明国的脑海里时常跳出四世同堂团圆欢乐的画面,他说,特别期待这一天早点到来。

  【2020祈愿】

  过去的2019年,我们家最大的喜事就是搬进新房,住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房子。我们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倍感幸福。希望新的一年,生活越来越好,我也能发挥余热,在镇上的园区再找到一份工作,把时间填满,一年多挣几万块钱,提高生活质量。也希望越来越多的群众,能和我们一样享受到政府红利,早日住上新房,打开新生活。

  【专家点评】

  江苏省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崔曙平:圆苏北住房困难的农村居民一个安居梦,“决不能让群众住着危房被小康”是苏北农房改善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江苏提出用3年时间,改善苏北30万户农民的住房条件。截至2019年11月底,已经完成农房改善任务123701户,惠及近50万名苏北农村住房困难群众。

  这次的农房改善有几大特点:一是雪中送炭,突出兜底保障。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攻坚要求,优先解决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四类重点对象”的危房改造,对特别困难的群众落实托底安置;二是“四化”同步,提升环境品质。同步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步谋划产业发展、同步加强社会治理,真正让农民群众出行更便捷、居住更适宜、生活更便利、收入更稳定,确保改善后农户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三是注重特色,建设美丽乡村。在农房改善的同时,突出专业指导,注重风貌塑造,延续地域文化和乡土特征;四是尊重群众意愿,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是进城入镇、集中居住还是原地改善,让村民说了算;选什么样的户型,种什么树,都把选择权交给村民。希望更多村民像盐城袁明国一样,早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交汇点记者 卞小燕 张文婧(见习记者) 白雪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