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维成:出发,向着地球最深处
驭“蛟龙”下五洋捉鳖驾“彩虹”探万米深渊

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有言: “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 仲春四月,在张謇创办的上海海洋大学校园里,刚刚被英国《自然》杂志列为“中国十大科学之星”、创下7062米的“中国深度”的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崔维成,深情袒露对同乡“偶像”张謇的膜拜:“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向他更靠近一点——为国家和人类留下一二有用事业,不与草木同腐朽。”
而今,他参与研制的11000米载人深潜器,正率领中国向着地球最深处启航。
农家子弟成为“长江学者”
1963年,崔维成出生在海门悦来镇一个普通农家。身为明朝文学家、历史学家崔桐之后,崔维成从小就酷爱读书。1982年,他考取清华大学,4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702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1987年,崔维成叩开了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大门,取得博士学位后,又转往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学成回国后,崔维成先后在702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强度方面的研究工作,2002年,崔维成成为我国首批“长江学者”。
当年,崔维成受命从上海交通大学调回位于无锡的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02所,参加我国863计划重大专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