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对诡谲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国一直以扩大开放应对之。
第三届进博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我国举办的一场规模最大、参展国别最多、线上线下结合的国际经贸盛会,本届进博会相对往年亦不逊色。10日的闭幕新闻通气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按一年计,本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
而且,按照“越办越好”总要求,本届进博会克服不利影响,实现了富有成效的预期目标。除展会总展览面积扩大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企业携大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发首展,举办101场配套活动,近40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多个国家部委继续推出税收优惠、通关便利、市场准入等支持政策,为展客商带来更多实惠。
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进博会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以及往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给参展企业带来了实效,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与关注。
其实,进博会只是近年中国持续扩大开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举措之一。过去数年来,从出台降低关税、放宽外资准入和减少外商投资限制之类的举措,再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和外商投资法草案,中国正在进行由点到面、由具体政策到制度层面的开放。进博会的客商云集,见证了中国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表现出足够诚意。
之所以要坚持扩大开放,首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今年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发展格局中,外资外贸作用十分重要,所幸的是,在中国经济全面复苏及一系列稳外资稳外贸政策的综合作用下,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数据,今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9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其中10月份进出口2.84万亿元,增长4.6%,已呈现恢复态势。
未来,更高质量的开放势在必行,因为中国经济各行各业都有必要参与全球竞争,以提质增效。更高层次的开放主要体现在制度层面,即促进国内相关规章制度对标国际先进标准,要在许可、产业政策、竞争政策、环境保护、知识产权、营商环境等方面更主动参与全球经贸规则制定和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与此同时,中国也希望与世界共同成长并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如今,中国已是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前10个月进出口在疫情背景下逆势转正,足见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密切度,可谓共生共荣。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4日晚在开幕式上通过视频发表主旨演讲所承诺的,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可以说,共赢的进博会让世界再次看到中国开放的决心,也吸引了外资以更快的速度投资中国。未来,中国以进博会取得的成绩为契机,将扩大开放挺进制度层面,更大力度地深化政府服务改革和法治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外资在中国长期投资的信心,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