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岑)医护人员、家人、治愈患者,一场特殊的 " 云发布 " 利用视频连线,让他们在线相聚。2 月 18 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现代快报、江苏城市频道等承办的《江苏最美人物》播出。发布会上,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决定,授予徐辉、朱烽烽、颜学兵、陈晓兵、马卫芬、王红、池云、浦浙宁李心意夫妇等 9 位同志江苏 " 最美医护工作者 " 荣誉称号。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江苏近 80 万名卫生健康工作者,闻令而动、披荆斩棘,驻守在省内和湖北疫情防控第一线。这 9 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奋战在省内防疫战线上,勇敢地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不曾停歇,也毫不气馁。
奋战 18 天后她倒下了,战胜疫情是对她最好的告慰
△ 徐辉
在 " 云发布 " 活动上,有一位特殊的授予者。连续奋战 18 天后,2 月 7 日凌晨,南京市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新冠病毒肺炎防治工作小组组长徐辉积劳成疾,不幸突发疾病去世,年仅 51 岁。2 月 11 日,省委书记娄勤俭作出批示,号召党员干部向徐辉同志学习。2 月 16 日,省委省政府追授徐辉同志 " 江苏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 称号。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她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是 2 月 6 日晚上参加的一个临时会议。开完会,到家没多久,她就倒下了。" 要么在门诊一线,要么在发热病房、发热门诊。各种各样的部署,都是围绕怎么保护职工,保护患者来做。天天深入一线,工作节奏真得就像一场战役一样。" 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赵国梁介绍,连续 18 天,300 多个小时,徐辉一直奋战在指挥第一线,医院各个角落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在徐辉的带领下,南京市中医院的医生护士们也空前团结,积极报名奋战在抗疫一线。大年初一,南京市中医院的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出征,为他们送行的就是徐辉。
" 云发布 " 现场,也连线采访了南京市中医院在武汉的队员。" 请大家放心,我们将在武汉尽己所能发光发热,发扬徐院长的奋战精神,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抗‘疫’大考的合格答卷。"" 我们要拼尽全力打赢这场战‘疫’,那才是对她最好的告慰。"……
把病患当亲人,心理治疗一样重要
治疗新冠肺炎,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很多医护人员说,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一样重要。于是,他们成了病患的 " 兄弟 "" 妈妈 " 和 " 亲人 "。
△ 朱烽烽
疫情暴发后,江苏全省第一例新冠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出现在苏州。1 月 10 日晚,37 岁的朱先生作为疑似病例被转入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救治。凭借多年临床经验,医院急诊、ICU 副主任朱烽烽感到情况紧急,果断决定启用最高级别的救治措施。" 因为没有特效药,最主要的还是对症处理。另外就是对他进行心理安慰和心理治疗。"
朱烽烽的 " 亲人治疗法 " 也起到了效果。经过及时治疗,确诊第二天,朱先生就治愈出院了。目前,居家隔离的朱先生依然会跟朱烽烽联系。" 朱主任跟我说,以后咱们就是兄弟了,说实话我真得挺感动的。" 而在朱烽烽手机里,将近百分之八十的电话,都是患者和家属的。
△ 王红
在淮安,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王红成了多名小患者的 " 护士妈妈 "。" 这个孩子属于密切接触者,亲人不在旁边,再加上我们全副武装的状态,他就不停地哭叫。后来他就突然拉住我的手说‘阿姨,我才 12 岁,求求你们救救我’,瞬间我的眼泪就涌出来了。然后赶紧抱一抱孩子、拍一拍他。" 王红表示,自己的大儿子今年也 12 岁,特别感同身受。" 如果医护人员这时候不去帮助他们的话,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会有一定创伤。"
△ 池云
一张笑脸,无数条发给患者和家属的微信,这是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感染性疾病二科主任池云的工作日常。" 有些疾病不治疗也能好,有些疾病治疗了也好不起来,怎么在就诊过程中客观面对,能有很好的状态面对它,真的很重要。" 在池云看来,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最大挑战是消除他们内心的恐慌。一次,科室收治了一位武汉过来探亲的男患者。而他在武汉的妻子也被查出罹患此病。夫妻俩天各一方,彼此担心,情绪都很失控。池云开起了跨省远程看病指导,经过安抚,两人病情都稳定下来。
开启 " 超人 " 模式!他们顾不上自己的健康和小家庭
" 今天,徐州市确诊的首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出院了。这个消息让我们所有人都兴奋不已!" 这是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颜学兵在 2020 年 2 月 9 日写下的一篇日志。第一例患者入院后,颜学兵就开启了 " 超人 " 模式。
△ 颜学兵
从制定诊疗方案、到医护人员自身的感控,每天还要把临床获取的相关数据和结论整理成 PPT,讲解和分享给年轻医生。颜学兵每天在医院行走的步数超过 1 万,一天只睡 3 个多小时。而实际上,他本人身体却不是很好。2017 年,颜学兵被诊断出软骨肉瘤。尽管第一时间摘除了肿瘤,但因取出一块软骨,他的髋关节中钉入了一块钢板。开不了车,生活也不方便,却仍然坚持在抗疫一线。在隔离病区,医护人员们都需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行动会有所不便,对颜学兵来说,更是如此。
" 我是医生,我知道自己的情况,我会好好保重,争取多救人!我不仅和时间赛跑,还要领跑时间。" 颜学兵表示,在这一次对抗新冠肺炎疫情中,他尤其深切地感受到,奋力奔跑,赶在时间前面,才能为患者赢取生的希望。
△ 马卫芬
常州市钟楼区邹区镇卫生院副院长马卫芬,同样在与时间赛跑。卫生院是疫情防控战役中深入到社区的 " 毛细血管 ",许多防控措施都需要基层医护人员一一落实。1 月 27 日晚上八点,连续值班 60 多个小时的马卫芬先后接到两个重要电话。一个是父亲打来电话,告知母亲病危,让她立即回家。另一个是院长打来电话,社区有两个密切接触者,需要立即上门排查,并转至隔离医院。" 当时想跟院长讲母亲病危的事情,但是话到嘴边咽下去了。我的母亲需要我,但辖区内几万个家庭也需要我守护。保护好群众就是保护好家人。"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像马卫芬这样的基层防控人员,全省有 30 万人,他们坚守岗位、众志成城,为我们编织了一张防控疫情的安全网。
情牵两地,一家 11 位家庭人员在抗 " 疫 " 一线
在江苏还有很多医护世家,全家都扑在抗 " 疫 " 一线。
大年初一,作为江苏援助湖北医疗队的一员,无锡市人民医院临床研究中心的助理研究员浦浙宁奔赴武汉战 " 疫 " 一线。他的妻子李心意是无锡惠山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同样在无锡战 " 疫 " 一线,负责密切接触者的数据整理和对接工作。
而他们一大家子一共有 13 名医务人员,12 名党员。除了 80 岁高龄、早已退休的爷爷奶奶外,11 位家庭成员都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有当医生的,有当护士的 ,还有当药剂师的 …… 尽管大家在不同领域、不同地方,却同在抗疫一线,能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感到很自豪!" 李心意表妹张文心说。
△ 陈晓兵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陈晓兵同样情牵两地。陈晓兵的家,在湖北省黄冈市,1 月 18 日,他把父母和 2 个孩子送上返回老家的动车。后来疫情暴发,他留在连云港第一时间报名投入战斗。" 他们回去两天,黄冈就封起来了,当时心里特别担心,毕竟两个老人家,带着两个孩子。后来给他们做科普,才慢慢好些,不是那么担心了。" 陈晓兵说,作为一名湖北籍医生,现在所有能做的,就是安心工作,救治病人,保护江苏的亲人,来回报江苏援助湖北的恩情,回报所有关心保护湖北的人。
我们短暂分离,是为了更多患者家庭团聚
" 云发布 " 会上,利用云视频进行三方连线,一线医护工作者与家人、治愈的患者实现了在线相聚。
" 妈妈,我和弟弟都特别想你,我的寒假作业也都已经写完了。你不在家,我学会了给弟弟冲奶粉、哄弟弟睡觉。" 这是王红 12 岁的大儿子。由于家里有一位生病的婆婆,和两个孩子。淮安相关部门给老人家安排了远程医疗,同时每隔一天就有志愿者上门送生活必用品。强大的后盾支持,让王红心里暖暖的。
△ 浦浙宁、李心意夫妇
浦浙宁和李心意一大家子,也在线实现了 " 云团聚 "。" 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但我们两家都是医务人员,你这个时候不冲在前边,什么时候冲在前面。" 浦妈妈说。浦浙宁还通过视频提前给妻子准备了生日惊喜。
" 爸爸,妈妈,你们终于一起出现啦!我现在挺好的,你们放心吧。我为你们骄傲。" 这是朱烽烽的儿子,由于妻子范月娟也是医生,两人都没顾上儿子。" 最近跟儿子视频,发现我们夫妻俩没法照顾他的这三十多天,真的挺对不起他,但是感觉他一下子变成个大人了 …… 能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做饭、自己装软件上网课,很欣慰。" 范月娟也给儿子点赞:" 儿子你棒棒的,妈妈为你骄傲!我们的短暂分离,是为了让更多患者的家庭能够尽快团聚。相信爸爸妈妈 ,不久后,我们也会团聚的!"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正是有这些可爱的医护人员冲在一线,舍小家为大家,越来越多的病人顺利出院,与家人团聚。截至 2 月 17 日 24 时,江苏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 629 例,出院病例 263 例。
大医精诚,大爱无垠!向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各大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