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华和女儿李沐阳
近段时间,连云港市卫健委与江苏海洋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了“江苏海洋大学阅读与写作空中课堂”,专门为援鄂医疗队队员的孩子开设了阅读与写作指导群。
援鄂医疗队员李春华的女儿李沐阳正念八年级,加入该群后,江苏海洋大学文学院院长吴明忠教授亲自悉心指导她,最终为本文定稿。
以下是李沐阳的文章,题目为“逆行的背影”:
记得小学时读过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名篇《背影》。也许是少不更事,当时并没有特别的感触。但最近一次与爸爸的短暂分别,让我深深理解了背影的意义。
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使华夏大地顿改颜色,也改变了我们家庭的正常生活。
我的爸爸是一名呼吸科医生,因为密切接触了确诊患者,被隔离在家。尽管是隔离期间,他每天还要处理许多工作:回复患者的在线咨询,审核发热病人的CT,接打电话,收发信息,忙得不可开交。
解除隔离的前一天,就在我们一家三口举杯庆祝爸爸平安无恙的时候,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了我们的开心说笑。医院通知他明天驰援湖北黄石。这时,爸爸才告诉妈妈和我,眼看疫情吃紧,几天前他就已经报名请战。我哭着说:“爸爸,你不要去行不行?”“孩子,我必须去。疫情严峻,爸爸作为医生,责无旁贷。”他的语气不容质疑,目光无比坚定。
第二天清晨,寒风凛冽。门前的合欢树叶落凋零,但屹然挺立。在给爸爸送行的路上,我们三人一句话也没有说,只听到拉杆箱的滑轮在地上沙沙作响的声音。分手的时刻快到了,送别的人群中,我们三人紧紧相拥。我这才注意到,爸爸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几道皱纹已悄然爬上他的眼角,有些花白的头发使他看上去略显憔悴。妈妈拽着爸爸的双臂不肯放手,任凭发丝被冷风吹乱。
“保重,宝贝!”说完,爸爸转身走向支援队伍的行列。逆光中,爸爸的步伐坚定有力,高大的背影渐行渐远。纵有千般万般的不舍,面对疫情,爸爸还是选择了出发,选择了逆行。
和爸爸分手后,我和妈妈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回家,心里装满了担忧。推开家门,偌大的房间因爸爸的离开而显得空空落落。妈妈和我相视无言,电视机里不断传出各省医疗队奔赴湖北的新闻。
爸爸在湖北的日子里,我和妈妈比平时更加关注新闻报道。好消息不断传来:设有千张病床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相继拔地而起;几十家方舱医院也在短时间内陆续建成;“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措施,让所有患者看到了期盼已久的曙光。
人心齐、泰山移。成千上万名全国驰援者投身湖北医护大军奋勇作战,再加上患者的积极配合,越来越多的确诊病人治愈出院。
“爸爸,隔离服穿在身上,舒服不舒服?”
“傻孩子,怎么会舒服?穿上隔离服,又闷又热,连呼吸都感到困难,个把小时下来,满身都湿漉漉的。可是,看到病人一天天好起来,湖北的形势一天天好起来,我们再辛苦也值得。”现在,每天晚上接到爸爸的来电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听着爸爸沙哑疲惫的声音,我总想起出征那天,他坚定前行的背影。
千万白衣逆行者,心有锦缎,迎难而上;面对可怕的病毒,他们毫不畏惧,全力施救。也许,他们给家人留下的是逆行的背影,但对于患者,他们带去的却是生还的希望。我相信,要不了多久,疫情一定会结束,我们一家会幸福团聚!我期待,山花烂漫时,逆行的背影成功转身,那时我看到的,将会是爸爸不辱使命的凯旋身影!
看到女儿写的文章后,李春华十分感动。
“以前我写信给女儿,告诫她,人生不能碌碌无为。看到这篇文章,我感觉女儿已经长大。在这次疫情大考面前,她也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10日,身在阳新县人民医院隔离病区的李春华说,他一定不会辜负女儿的期望,用尽全力救治每一位病人。
(东楚晚报记者 贺介飞 通讯员 吕明艳 编辑 杨明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