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迎湖村。前阵子开得热热闹闹的油菜花已悄然谢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串串细长的豆荚。
看着近2000亩花田,由金黄渐渐变成翠绿,迎湖人却不急于收割,而是任由豆荚被犁进土里。迎湖村党委书记王骅解释,这是为了改善土壤,让油菜花来年开得更盛。豆荚换风景,换个“收法”,老百姓能收获更多。
这个位于北太湖东侧、大运河西岸的小小村庄,坐拥万顷良田、无限风光,历来就是鱼米之乡的现实写照。近年来,一群“80后”“90后”的年轻人在村里扎根,为村里带来了新技术、新理念和新的生活方式。如今的迎湖村,已成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样板村”。这里,不仅有丰收故事,还有“诗和远方”。
村头咖啡馆,留住年轻人
“经常听见客人感叹,没想到村里还有这样的地方!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一排乡野农舍之间,竟藏着一家咖啡馆。这栋由民居改造的三层小楼,已成为迎湖村的网红打卡点。老板陆凤英是位“80后”,土生土长的迎湖村人。2016年,她辞去苏州工业园区外企的工作,拉上两个朋友返乡创业。她们给咖啡馆起了个诗意的名字:“太湖边”。
这里确实离太湖很近。迎湖村是北太湖(望亭)旅游风景区的核心区域,沿着北太湖大道往前,一侧是近七公里的滨湖风光,另一侧是连绵的稻田与散落其间的村落,美得令人惊艳。随着景区建设日趋成熟,长洲苑湿地公园、稻香公园、油菜花海、顺堤河风情栈道等景点逐渐串联成线。创业前,陆凤英反复考量这些背景元素,最终下定决心。
她的眼光没错。当“咖啡香”遇见“稻花香”,氤氲出小村庄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无限可能。和陆凤英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青年职业农业林亚萍。林亚萍是扬州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08年毕业后,她她在迎湖村注册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如今,她注册的“林莓莓”商标成了苏州市名牌产品,她的70亩草莓基地已发展成集采摘、游玩、亲子活动、科普为一体的草莓主题乐园。
安静的乡村热闹起来,每到节假日,总有很多城里人赶来赏花、采摘、吃湖鲜。2017年起,望亭镇在每年春天举办“油菜花季”文化旅游活动,游客一下子爆增。“油菜花开的时候,我们都忙不过来。”除了游客,村里的创业青年们还把眼光瞄准在村里工作、生活的同龄人。在陆凤英看来,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的苏南,村里年轻人的消费能力、生活方式和城里人并无两样,关键在于村里能否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迎湖村越来越来丰富的休闲旅游业态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痛点。
民宿再升级,点亮夜经济
短袖T恤+羽绒马甲,每到饭点,戈利江就是这样一身特别的打扮。“干活方便!”戈利江也是迎湖村人,他说自己“开过厂、上过班”,折腾了好几年。直到5年前,他成了“一品名灶”农家乐老板,终于找准奋斗方向,生意越做越红火。工作日下午5点半,大堂内已是热火朝天。戈利江说,前几年,只有周末中午生意好,但现在,工作日的中午和晚上基本都能坐满,周末不预订肯定没座位。
“一品名灶”所在的南河港,原先是迎湖村的一个自然村,后来被逐渐打造成为“食味南河港”——“稻香人家”农家乐主题街区。这条街上已开出农家乐14家,年营业额超3000万元,是迎湖村夜晚最热闹的地方。
晚上的客流多了,农家乐打烊的时间越来越晚。这对墨舍民宿老板陈健来说,也是个好消息。“迎湖村交通便利,游客来得快,走得也快。”他认为,“考虑完游客‘玩什么’‘吃什么’之后,是时候为他们考虑‘住哪里’了。”墨舍民宿去年开始试营业,共11间房。周末和节假日常常爆满,但工作日的入住率不高。
“破解‘潮汐式客流’难题,关键在于留住人。”王骅认为,当前,迎湖村亟需做大做强旅游载体,拉长旅游消费链。目前,村里总计有6家民宿。今年4月,又一家高标准酒店开工,预计明年年底前建成,一个精品民宿集群呼之欲出。对于即将到来的竞争对手,陈健反而显得很兴奋。“发展夜经济,不可能只靠一两家民宿、农家乐,只有形成气候,才能做大蛋糕。”
庭院成景点,全村是景区
玫瑰、洋桔梗、薰衣草、玉兰花、铜钱草……小小庭院里,20多种花花草草生机盎然,一狗一猫懒洋洋地躺着晒太阳,就连角落里的一口水井井壁上都涂上了彩绘。“经常有游客路过时,特意停下来拍照。”说起自家院子的设计,97年的村民孙怡情如数家珍。“甚至有外地游客点赞说,这是世外桃源吧!”
庭院成景点,全村是景区。去年起,苏州市大力推进美丽庭院建设,迎湖村为各家各户打造了形式统一、风格各异的庭院。不仅仅如此。去年以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庄绿化等一个个乡村治理的“老大难”问题被各个击破,迎湖村实现了从“颜值高”到“气质好”的关键一跃。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迎湖村,步入了全域旅游的时代。
“像规划城市一样规划农村、像发展工业一样发展农业、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农田”,望亭镇的这种“产业跨界”理念,在迎湖村得到了充分体现。仅去年一年,村里就投资3000万元,铺设沥青道路2万米,道路绿化1.5万平方米,清理各类沟渠、河道4.13万立方米,完成大圩浜、马路桥、大车浜、上潘、马干头、下圩田6个康居村庄建设。
据统计,去年,迎湖村旅游客流超过250万人次,带动村里近600人就业。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迎湖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10%。生态驳岸、健身设施、小游园、停车场……这些原本城市社区里才有的基础设施已走进了村民的生活。 “田园风光美,业态百花放。”一首村规民约童谣,让美丽迎湖口口相传。
今年3月,江苏省林业局公布2019年我省“全国森林乡村”名单,迎湖村榜上有名。这是继“全国治理示范乡村”“全国千村万寨展新颜展示村”之后,迎湖村获评的又一国家级荣誉。乡村振兴“样板村”实至名归。
记者 孟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