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全国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全部撤离、留守武汉的邱海波等10位江苏专家相继撤离后,江苏仍有一支7人医疗队逆行坚守武汉。
4月18日,国务院新冠肺炎联防联控医疗救治组决定成立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为组长的国务院联防联控医疗救治肺移植专家组赴武汉指导并参与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如今,顺利完成任务的专家组即将撤离。“今天上午到武汉协和医院进行最后一次查房讨论,计划明天离开。武汉真大、真美!下次来一定要登上黄鹤楼看武汉全景。”在接受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的电话采访时,陈静瑜满满的不舍。
应治尽治,不遗余力挽救生命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间特殊的隔离病床上,65岁的新冠肺炎终末期患者崔志强接受双肺移植手术已整整半个月。他的恢复状态让所有人惊喜和欣慰。该患者是湖北开展的首例新冠肺炎核酸转阴者终末期肺移植手术的受者,也是目前世界上实施肺移植手术前,使用ECMO(人工肺)时间最长的器官移植受者。从他被确诊以来的三个多月里,医护人员不放弃、不抛弃,创造了又一生命奇迹。
1月23日出现发热症状,2月7日确诊新冠肺炎,2月17日病情急速恶化,给予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支持后血氧饱和度仍不能维持……65岁的崔志强病情直转急下,次日便紧急接受了ECMO治疗。
在医院救治的60多天中,他因新冠肺炎导致了不可逆的肺纤维化、呼吸衰竭,始终无法脱离呼吸机和ECMO辅助。长时间使用ECMO,可能面临多脏器感染的危险,而该患者其他脏器功能完好,核酸检测多次呈阴性,这让肺移植成为可能。
“新冠肺炎还没有治愈的话,是没有做肺移植的适应症的。即便换了新肺也马上会发生感染,所以一定是在患者体内的新冠病毒都已经清除了之后才能做。”陈静瑜对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解释。
本着应治尽治的原则,国家卫健委协调组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肺移植专家组,对崔志强病情进行综合评估,考虑对其实施肺移植。国家专家组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组织崔志强病例讨论,明确肺移植适应症、禁忌症并通过器官移植伦理审查,完善术前评估,围手术期管理与术后治疗方案。
术前检查、术中观测、术后管理……医疗救治组对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周密讨论,对药品、器械、设备都进行了综合的全方位的准备。“我们不遗余力、不惜代价救治他的生命,希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能够给患者生的希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表示。
换肺重生,闯过多重险关
4月20日,云南一例脑死亡患者爱心捐赠的肺源与崔志强配型成功。爱心肺源通过南航“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空运到武汉天河机场后,在武汉交警的快捷护送下仅用40分钟就抵达了武汉人民医院东院。
陈静瑜任组长的肺移植国家专家组团队和武大人民医院胸外科黄杰教授团队、心外科王志维教授团队、麻醉科夏中元教授团队等多学科专家历经6个半小时,顺利完成双肺移植手术。“手术最大的挑战就是开胸后发现,因长期使用ECMO人工肺辅助,病人渗出比较多。因此,插管以后我们用另外一台ECMO来代替体外循环保护患者的心脏。”陈静瑜对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说,这一台ECMO使得手术得以按照计划进行下去。
新冠肺炎终末期患者肺移植手术风险很大。参与移植手术的20多位医护人员要在负压手术室,全程穿隔离防护服、戴正压头罩开展手术。“戴上正压头套后,手术中医护人员根本无法用语言交流,完全凭经验和默契完成手术操作。”国家肺移植专家组成员、武大人民医院胸外科林慧庆主任医师表示,这对手术精细度和医护体力心理,都是一种极限挑战。
4月22日20时,在接受双肺移植手术44小时后,医护团队帮助崔志强撤下了辅助他呼吸62天的ECMO。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顾下,他接连闯过移植后抗排异等多重险关。“撤离ECMO后两天,患者就已完全恢复了意识。虽然暂时不能说话,但我们能感受到他的求生欲望强烈,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配合医生的治疗。”陈静瑜说,尽管困难重重,移植的难度难以想象,但专家组有信心尽力救治,为世界提供中国经验,永不放弃每个病人。
生命至上,援鄂医疗队接力救治
4月27日拔除左侧胸管;4月28日拔除右侧胸管;5月1日,拔除尿管、PICC管……如今崔志强已开始进行坐位平衡训练。“他的手脚目前可自主抬高5-10厘米,肌力从零恢复到二级。”陈静瑜介绍,患者已能够自主喝水、吞咽、咳嗽,尝试发出声音。这不仅让医护人员惊喜,也让三个多月来始终对他不离不弃的家人欣慰。
如今崔志强正逐步恢复自主进食,并积极尝试脱离呼吸机。“完全康复仍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我们将密切观察、对症处理,尽最大可能创造生命奇迹。”陈静瑜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了解到,目前,团队在武汉已完成了两例新冠肺炎晚期肺纤维化病人的双肺移植。第二例双肺移植是和武汉协和医院董念国教授团队协作成功完成的,这一例患者为54岁男性,病程三个多月。术前呼吸机与ECMO辅助已有72天,是全球抢救性肺移植ECMO时间最长的,难度挑战更大。如今两位受者病情都在稳定恢复中。
完成任务后,陈静瑜将撤离武汉并准备去北京参加全国两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很高兴疫情期间提的两个建议都得到了国家采纳。一是组建ECMO团队赴武汉,提高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成功率;二是组织国家肺移植团队在武汉全力救治晚期病人,降低死亡率。”陈静瑜说,第二个建议不但得到了国家采纳,并让他担任国家肺移植医疗救治组组长,这让他感受到了责任的重大。
陈静瑜带领无锡市人民医院团队2月29日率先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新冠肺炎晚期肺纤维化病人的双肺移植,3月10日又成功完成了全球最高龄的新冠肺炎晚期肺纤维化病人的双肺移植,两位受者目前均恢复顺利,活动良好,进一步康复中。“尤其是那位高龄患者,目前已能生活自理,即将出院”。
交汇点记者 王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