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怎样才能当上劳模?秘诀全在这里……
2020-05-13 17:56:00  来源:紫金山新闻  
1
听新闻

“零基础”的退伍军人

成长为国家电网技能专家

女鞋营业员的三成顾客都是回头客

牛奶包装工提出一个革新,

每年能为企业增收几十万元

……

他们都是新时代的劳模。

一个个平凡的他们,

把简单的工作干到极致,

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多年来,每到5月,记者总会走访一批劳模代表,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层面,具有不同的成长经历,但细细分析,不难发现,他们的身上有很多共性,比如,他们全心全意地热爱着自己的工作,工作中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善于学习、注重创新……

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始终未变

劳模评选始于上世纪50年代。那时的劳模,定格在人们心中的大多是“老黄牛”的形象。

近年来评选出的劳模,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比例在不断提高。但记者发现,“老黄牛”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劳模精神却始终没变。

39岁的劳模余伟伟,2008年加入长安马自达公司,在涂装车间做设备维护工。涂装车间的工作环境非常闷热,夏季最高温时能达到40℃—50℃,而余伟伟在这个车间却数年如一日,有时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和他一起进入车间的有10余名80后,不少选择了离开,但他却坚持了下来。10多年间,余伟伟从一个只有中专学历的维修工,变成企业的技术骨干,先后获得南京市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南京市劳模余伟伟

这种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的劳模本色,还在一代一代地传承。

南京线路器材有限公司有一对师徒劳模,师傅朱志刚,徒弟黄浩雨。

“我从师傅那里学到了手艺、技术,但更多地还是学到了吃苦耐劳的精神。”黄浩雨告诉记者,进公司的第二年,师傅带着他们一起研制一款公司碳纤维金具,加工工艺难度大。那段时间,师傅本来上的是白班,但他下班了依然在夜班接着干。他带着他们泡在闷热的厂房里,熬夜奋战,反复试验,不断优化工艺,最终产品质量获得客户认可。

如今,黄浩雨也像师傅一样,向年轻同事传授技艺,告诉大家要沉下心来,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在学习中思考,在学习中追梦

苦干、实干,怎么干才能出成绩?劳模的有一个好办法就是不断学习。在他们看来,只有不断地吸取知识和经验,才能够让自己不断前进。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陈德风,今年56岁,他从一名电缆专业“零基础”的退伍军人成长为国家电网技能专家、全国劳模。1986年,陈德风从部队退伍后被分配到当时的南京供电局工作,当时他白天跟着班长学本领,下班后也不松懈,将工作时所学系统梳理并记录,编成属于自己的“武功秘籍”。他认为,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这些年下来,他从未停止过学习。

在劳模们的世界里,唯有学习,不能停止。他们在学习中思考,在学习中追梦,在学习中看到了无限可能。

南京新百中心店客服中心党支部书记吕雪瑾,曾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劳模等荣誉。1997年9月,19岁的吕雪瑾来到新百,在精品女鞋区一干就是13个年头。她自费到生产厂家当学徒,练就了一套“眼看手触”的硬本领;跟着医生学习人体脚部生理结构,“双脚的52块脚骨、66个穴位、72个反射区……”都被她烂熟于心。那时候,她每天的销售额总是比对班高20%以上,年业绩占该品牌全市总额的40%,她的顾客三成都是回头客。

江苏省劳模吕雪瑾

创新不止,没有不创新的劳模

劳模们在兢兢业业做事的同时,还刻苦钻研、不断开拓创新。

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奖者、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的翟惠敏从事无线电焊接工作。她有一双巧手,能将密密麻麻的精密元器件一个个焊接在印制板上。她更是一名创新高手。单位员工在焊接一种进口的微波可调电容时,经调试发现该电容器损坏率接近35%。她得知后,查阅资料、反复试验,把焊接温度从320℃降到290℃,焊接时间也缩短到2秒,经调试检验后,合格率达到99.8%。

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奖者翟惠敏

你可能会认为,这样的技术岗位需要不断创新,其他岗位未必。但事实上,没有不创新的劳模,创新对劳模来说不分行业和岗位。

江苏省劳模、南京卫岗乳业南京加工厂三工段包装组班长田利民在一条生产线上干包装工干了20多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流水线上干着重复的工作:将一盒盒牛奶装箱。这样的工作怎么创新?田利民细心观察、反复试验,提出了一套优化在线产品采样方法,经核算部门验证,每年可增效6万多元。他通过将工作生产线设备117步的程序时间缩短,大大减少了杀菌环节的固定损耗,每批次生产可节约成本约500元……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中餐行政总厨侯新庆是一名淮扬菜名厨,他做菜同样不忘创新。他把传统的淮扬菜做到位,并融入自己的创意。他将佛跳墙、狮子头等传统名菜进行创新,鱼头和海参鲍鱼烧出鱼头佛跳墙,芦蒿切碎加在狮子头汤里清香减腻。

劳模们身上的这些闪光点让你有共鸣吗?让我们一起学习劳模精神。

南报融媒体记者 许琴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