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课堂 "" 云办公 "" 云会议 "" 云招聘 "" 云问诊 "…… 一场疫情,各种 " 云 +" 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 " 互联网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在今年全国两会上," 云 " 上生活的话题也备受代表委员的关注,他们都认为,这些新的业态在疫情结束之后还将持续发展,成为百姓的日常。
全国人大代表、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吴国平:
" 云生活 " 成为新风口
△吴国平
疫情期间,各地都在倡导居家隔离、减少外出,生活也按下了暂停键。很多线下活动被 " 搬 " 到云上。云办公、云会议、云课堂、云问诊 …… 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云生活 " 为疫情阻击战注入新动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 " 互联网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 在疫情期间,我家每天都会收到在‘云’上买的菜。全程无接触,快递小哥们就放在小区门口,家人下去拿就行了。" 全国人大代表、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向现代快报记者透露了自己的 " 云上生活 "。他认为,智慧平台、大数据平台、云平台都是 " 新基健 ",是今后我国新一轮发展的最重要的内生动力,这也是我国在新一轮世界发展中能够占领制高点的抓手。这样的生活方式,也会成为老百姓常态化生活。
疫情期间,线上的 " 云游览 " 也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对此,吴国平认为," 我们旅游行业,已经跟 ' 云 ' 结合得很紧密了,游客到景区买票的越来越少,都在网上搞定。
全国政协委员贺云翱:
在线听众最多 46 万多人," 云授课 " 促使教师完善教学内容
△贺云翱
" 停课不停学 ",疫情期间," 云课堂 " 为在线教育行业按下了快进键。
" 过去我上一堂课可能最多一两百个学生,但是疫情期间,我进行了四次面向社会的网络课程。在线听课人数最多的时候竟然有 46 万多人,这说明,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在变革。" 对于 " 云授课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感受深切。
这学期,贺云翱共有三门课采取了线上授课的方式。贺云翱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网上教学时,面对着电脑教学,心中想象着同学们在全国各地隔着屏幕讲课,这时候反而激发起老师们对教学内容的反思,比如知识的延伸,或者材料的比较、归纳、提炼。
" 这是我体会到线上教学不太一样的地方,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收获。" 贺云翱表示,在线教学需要新的课堂设计。比如,他会在备课时多增加一些互动。" 比如在《中国陶瓷史》的课堂上,我会把检索到跟中国陶瓷有关的一些论文和考古发现发到课程群里,供大家自学。" 此外,贺云翱还鼓励同学们在听课之后继续思考、阅读,从而发现问题。课代表和教学助理会把问题提前发给他,这样个别提问就成了课程教学共同问题,整体学习效果就会很好。
课堂师生互动也和线下感受不同。" 比如,讲完了之后,同学们会给老师献花、点赞,老师也会向同学们表示感谢。" 贺云翱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些都非常温馨,也是在线下教学中所感受不到的。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剧团演员陈澄:
" 云端 " 直播,为传统戏曲插上翅膀
△陈澄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剧团演员陈澄表示,传统戏曲也应向‘云端’直播拓展,增强观众参与感获得感。
陈澄举例,3 月 7 日,她把淮剧从剧场搬上了 " 云端直播 ",可以用 " 意外 " 来形容直播的效果。一天直播,陈澄专门备课,以讲带演,引用淮剧名段,和戏迷现场教学,开始有三四百人观看,3 个多小时后,观看直播的达到了七八千人。" 平时在剧场开票,一场表演最多 900 人,一下子有这么多人观看,这样的流量是剧场无法达到的。" 陈澄说。在赴京参加全国两会之前,陈澄一共直播了 30 多场,每场观众量都达到了一万多,最好的浏览量达到了 50 多万。这样的 " 云直播 " 也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观众来自上海、浙江、四川等地。
不一样的云端直播给陈澄带来触动的同时,也有着更深的思考。她表示,互联网 + 戏剧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演员可以通过直播,与大家分享从艺的心路历程,让观众对戏种有更深的了解。另外," 云端 " 直播的优势,体现在平台展示的全面性、参与互动的全民性、传播辐射的广泛性和艺术交流的跨界性。通过直播,一方面能增加观众对于戏曲文化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更好地促进演员观众之间良好关系的建构,另一方面,演员在与观众的互动中,也能充分了解观众的真实需求,更好地激发其践行 " 以人民为中心 " 的创作思想。
不过陈澄也表示,戏曲作品还是需要在剧场里综合展示,演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在云端直播中的 " 粉丝 " 引流到舞台前,这才是每个 " 网红 " 演员的职责所在。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鹿伟 徐红艳 安莹